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期权市场在特朗普就职前释放乐观信号:分析师解读

2025-01-06 06:42:50
收藏

比特币市场重现看涨势头

比特币市场近期展现出新的看涨动力,Deribit衍生品交易所上针对110,000美元和120,000美元行权价的期权交易活动显著增加。根据The Block的价格页面显示,比特币在经历了12月末的回调后,价格已从约91,000美元反弹至约99,000美元。

衍生品交易者聚焦120,000美元行权价

衍生品交易者特别关注120,000美元行权价的看涨期权,目前这是Deribit上最受欢迎的期权,名义未平仓合约价值达到15.2亿美元。Deribit上所有到期日的看跌-看涨比率已降至0.24。该比率通过比较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的交易量,凸显了市场看涨情绪,因为交易者正为潜在的上涨做准备。比率低于1.0表明市场更倾向于看涨期权,预示着市场预期将出现上行势头。

进一步强化这一积极前景的是,Amberdata周一发布的加密货币衍生品报告指出,1月2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可能成为催化剂。报告称:“特朗普就职典礼及其后的几天是发布看涨声明或政策的绝佳时机,这可能进一步推动比特币上涨。”

根据Amberdata的数据,周六,一位交易者在Deribit上花费超过600万美元购买了3月28日到期、行权价为100,000美元的看涨期权。这一押注表明交易者对比特币在未来几个月内重返六位数区域充满信心。

Amberdata在X平台上表示:“这笔交易预期比特币将在特朗普正式就职后的几个月内创下新高。”看涨期权赋予买方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购买看涨期权反映了看涨预期,因为交易者旨在从价格上涨中获利,同时限制下行风险。

期货市场同样呈现积极迹象

根据Coinglass的数据,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多头头寸资金费率徘徊在年化10%左右。Bitget Research首席分析师Ryan Lee表示:“这些水平表明市场环境稳定,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机构投资者也在为近期的乐观情绪做出贡献。美国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上周末报告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周五总计达到9亿美元。根据Farside Investors的数据,富达的比特币ETF(FBTC)以3.5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领先,而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和Ark Invest的ARKB分别录得2.52亿美元和2.2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BRN首席分析师Valentin Fournier表示:“假期的不活跃期已经结束,机构兴趣再次升温。这可能为强劲的反弹铺平道路,尤其是市场参与者预期特朗普将于1月20日就职。”

市场流动性改善

一位分析师指出,近期的市场发展已经改善了流动性条件。Bitget的Ryan Lee表示:“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一系列动态,这些动态正在塑造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前景,例如稳定币的总市值,上周反弹了30亿美元。”他补充说,这种增长主要由机构活动推动,反映了传统机构重新参与加密市场,从而改善了整体流动性。

Lee预测,在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典礼之前,比特币预计将在92,000美元至110,000美元之间交易,而以太坊预计将在3,400美元至3,900美元之间波动。他表示:“这些预测考虑了流动性趋势、代币发行活动和期货市场状况的相互作用。”

市场或将在就职后回调

然而,Valentine Fournier预测比特币将在就职典礼后出现回调,这一观点与前BitMEX首席执行官Arthur Hayes的看法相似。Hayes目前管理着一家名为Maelstrom的家族办公室,他写道,对于特朗普来说,没有政治上的可行方案可以迅速做出加密货币投资者广泛预期的政策改变。他表示:“市场将立即意识到,特朗普最多只有一年的时间在1月20日或前后实施任何政策改变。这种意识将导致加密货币和其他特朗普2.0相关交易的猛烈抛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税务、投资、财务或其他建议。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