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发布50页委托书声明,CEO薪酬问题引发争议
贝莱德近日发布了一份长达50页的委托书声明,其中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却未能解释其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为何在2024年获得了3700万美元的薪酬。这一数字令每位股东都不得不关注,但他们却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尽管去年股东们对贝莱德高管薪酬计划进行了历史性的反对投票——这是贝莱德遭遇的最为激烈的抗议之一——但投资者们至今仍对此感到愤怒。当时,两大顶级代理咨询机构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和Glass Lewis & Co.均建议投资者对公司的薪酬方案投反对票。股东们听从了这一建议,并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
随后,负责薪酬的公司董事会委员会试图进行危机公关。他们通过电话沟通、安排会议,询问股东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最终,两大问题浮出水面:一是薪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二是无实际条件的一次性奖金的使用。
贝莱德在股东抗议后变化甚微
尽管争议不断,但贝莱德的薪酬政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公司仍然声称高管奖金的一半取决于财务表现,而另一半则被划分为模糊的"业务实力"和"组织实力"目标。
公司确实更新了财务指标列表,在原有的七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指标。这八个指标现在被归类为三个宽泛的目标:"推动股东价值创造"、"加速有机收入增长"和"提升运营杠杆"。但这些指标并未进行排名或分配权重,股东们仍然不知道哪个指标最为重要。
业务目标方面也未见改善。"在变化的世界中引领"等表述以及与整合收购相关的新任务,听起来更像是激励标语而非可衡量的目标。董事会声称拉里"远超"预期,但这些预期标准却无从查证。
关于一次性奖励,公司表示2024年并未发放,但未说明这是正式政策还是一次性决定,因此股东们仍无法预知明年情况。
代理咨询机构仍发现薪酬程序存在问题
Glass Lewis表示公司的更新"足够",ISS则称这些变化是"渐进式"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贝莱德在决策过程中给了自己太多自由裁量空间,却未展示决策依据。
虽然自由裁量权并不总是坏事,在指标因宏观经济因素而非实际表现达成时可防止不良后果,但这不应意味着猜测。理想的做法是以公式为基础,再通过人工判断进行调整,而这需要股东能够理解决策逻辑。
委员会表示"非常重视股东反馈",如果他们所言属实,现在又有机会证明这一点。公司新增了与私募市场投资相关的绩效激励,这是向投资者展示程序不会永远如此不透明的第二次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Glass Lewis和ISS都没有直接质疑3700万美元的薪酬是否合理,他们要求的只是更好的程序和更高的透明度。而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作为华尔街巨头的贝莱德,如今也是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而比特币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透明度。这不禁让人思考: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透明度方面究竟做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