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对加密货币市场提出警告
在中国政府高层提及可能对比特币交易和挖矿进行打击后,官方媒体近期发布了一系列批评加密货币市场的报道。
官方媒体的批评焦点
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向公众揭示市场操纵行为的"猖獗"现状,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案例。此举旨在劝阻中国公众参与加密货币交易。在周四的最新报道中,新华社甚至详细说明了其为何"追查"加密货币市场的原因。
官方媒体的立场
尽管官方媒体建议公众远离高风险且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市场以确保财务安全,但也承认政府并不一定认为加密货币交易是非法的。
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如果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被视为可以买卖的虚拟商品,那么公众就有自由参与交易,但需自行承担风险。"
然而,该报道也表示,将继续揭露那些通过将虚拟货币宣传为可以一夜暴富的投机性投资来吸引散户投资者的项目或平台。
中央电视台的警示
中央电视台也在周三发布了一则新闻片段,试图教育公众了解"凭空"创建区块链代币是多么容易,以及各种类型的骗局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欺骗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
官方媒体信息的矛盾性
官方媒体发出的这些略显矛盾的信息反映了中国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复杂态度。
虽然目前没有法律明确将个人购买、出售或持有加密资产视为刑事犯罪,但政府总体上不希望公众参与加密货币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已经限制了可以作为加密货币入口的中介服务。
中国的政策变化
在201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变化中,中国人民银行下令国内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提供商停止为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客户提供服务。该禁令随后切断了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法币入口渠道。
自那时起,加密货币投资者一直依赖场外交易平台进行法币的出入金。自2020年以来,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