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联储今日联合发布声明,明确允许银行为客户托管加密资产。此前多家监管机构曾尝试单独推行类似政策,而此次联合声明使规则更加清晰。
监管立场与限制
不过该政策附带若干重要限制条款。监管机构反复强调消费者保护原则,其中最关键的禁令是:银行不得允许客户直接掌握托管机制中的密钥。
政策背景与演变
支持加密货币的新态度正在监管体系内蔓延,带来一系列变革。近期三大联邦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发布指引文件,确认银行可开展加密资产托管业务。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并未设立新规则,而是重申银行必须遵循现有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要求。
过去数月间,OCC、FDIC和美联储各自采取多项措施厘清监管边界。例如OCC曾在五月尝试推出相关指引,FDIC此前也处理过涉及加密货币银行服务的争议事件。连一贯谨慎的美联储也在努力弥合传统银行与加密领域的隔阂,逐步调整其原先劝阻传统金融机构涉足加密行业的立场。
政策要点解析
声明明确指出:"银行机构可提供受托或非受托形式的加密资产托管服务,其管理加密资产的权限与其他受托资产的管理权限等同。"这意味着监管机构正全力消除银行顾虑,鼓励其开展加密托管业务。
为确保消费者权益,声明提出若干通用准则,包括实施审计、保持合规、部署网络安全措施等。但监管机构特别强调:当银行托管加密资产时,必须作为主要托管方承担全部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允许客户直接掌控账户私钥。
市场影响分析
这项规定可能让部分加密社区成员失望。许多加密爱好者坚持自主托管资产,这类人群原本就不会将代币交由银行保管。但对普通客户而言,只需提交转账请求即可取回资产。
由此可见,监管机构并非完全放任自流。声明多次强调银行必须维持合规标准,甚至可能出台新规。联邦政府虽愿意尝试银行托管加密资产的模式,但仍保持严格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