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先生走进华盛顿

2021-04-10 13:01:07
收藏

加密货币在华盛顿的紧要关头

加密货币行业在华盛顿特区正面临一场监管风暴。联邦政府以强硬手段展示其立场,包括财政部推动全球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采取反加密货币法规,以及美国国税局(IRS)展开新一轮调查。与此同时,国会仍未显示出通过常识性措施的迹象——例如对200美元以下的加密货币交易实施最低限额免税政策——这些措施本可以使加密货币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当前形势要求加密货币行业推动明确的政策提案,并辅以强大的游说策略。然而,该行业却陷入内部分裂和争斗的泥潭——这种情况体现在众多声称代表加密货币利益的贸易团体中。

新游说团体的出现

就在本周,华盛顿特区出现了一个新的游说团体,名为“加密货币创新委员会”(Crypto Council for Innovation,简称CCI)。该团体由加密货币领域的两个巨头——Coinbase和对冲基金Paradigm,以及来自金融科技和金融领域的两个重量级企业——富达(Fidelity)和Square共同组建。这些公司计划以CCI的名义向立法者宣传数字货币的好处。

乍一看,CCI及其背后四家富有且具影响力的公司的到来似乎对该行业是个好消息。然而,怀疑者认为,CCI不仅不会支持加密货币事业,反而会加剧长期存在的派系斗争,这种斗争使得该行业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一直低于其实际潜力。

加密货币行业的派系分化

对于那些关注此类事件的人来说,CCI至少是第六个在华盛顿特区运作的加密货币贸易团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区块链协会(Blockchain Association)——Coinbase去年夏天从这个伞形组织中退出——以及Coin Center,一个非营利性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由前Ripple高管支持的“数字资产市场协会”(Association for Digital Assets Markets),该组织迄今未取得显著成果;以及“数字商会”(Digital Chamber of Commerce),该组织虽然吸引了大量会员,但批评者嘲笑其为那些希望显得时髦的传统公司提供了一种美化的营销操作。名单上还包括由Winklevoss双胞胎于2018年发起的“虚拟商品协会”(Virtual Commodities Association),如今几乎名存实亡。

游说力量的分散

理论上,更多的贸易团体应该意味着加密货币行业拥有更大的游说力量。但华盛顿内部人士表示,事实恰恰相反。他们认为,CCI的出现将使行业更难向国会传达统一的信息,而将游说资金分散到多个组织中将使影响立法者变得更加困难。

区块链协会的支持者也对Coinbase和Paradigm感到不满,指责他们傲慢并试图在国会重新制定僵化的政治规则。

双方的立场

当然,CCI的亲近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现有的游说团体未能发挥任何实际影响力或改变华盛顿普遍认为加密货币只是洗钱工具的说法,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游说团体。他们还声称,区块链协会在接纳Binance US时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这一决定让该组织获得了25万美元的会员费。批评者表示,这一举动让对Binance潜在中国关系持谨慎态度的立法者感到不安。

无论是新兴的CCI还是与区块链协会相关的派系,双方都提出了有力的论点。但问题在于,这种分裂对加密货币行业来说来得不是时候:美国政府正对加密货币构成生存威胁。行业需要团结一致。

行业团结的缺失

然而,自2014年一个名为比特币基金会(Bitcoin Foundation)的倡导组织因腐败和内斗而崩溃以来,加密货币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仍然无法合作。

事情并非必须如此。看看科技巨头们,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激烈竞争对手在同一个伞形组织下团结一致,推动有利于其行业的政策。

一位区块链协会的支持者向我感叹道:“在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对手们意识到合作是明智的,这是成熟行业的做法。”当然,加密货币行业还不成熟,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成熟。但就目前而言,各种类型的加密货币公司最好希望他们能找到一种在华盛顿获得影响力的方法——在美国政府摧毁他们大部分成果之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