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密货币监管措施的多重影响
中国近期的加密货币监管措施带来了诸多后果。其中一个积极影响是,中国已不再成为影响比特币价格的因素,而比特币价格在本周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计划推进人民币数字货币(RMBCoin),这将成为中国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似乎这原本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监管背后的更大图景
当中国政府宣布对首次代币发行(ICO)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人民币交易进行打击时,很明显,这一切都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政府似乎正计划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RMBCoin上。这一概念已经存在近两年,但长远来看它是否可行仍有待观察。毕竟,许多国家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国家数字货币,而这些货币都将由各国央行发行和控制。
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面控制RMBCoin及其发行。尽管政府认为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但这并不一定值得期待。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没有计划将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合法化,进一步专注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合乎逻辑的。
公众加密货币的吸引力不足
当地新闻来源《第一财经》证实了这些观点,尽管未来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中国人民银行似乎对公众加密货币兴趣不大,原因是“其本质上缺乏价值”。听到央行发表这样的言论总是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类机构以创造“直升机撒钱”而臭名昭著,而这些钱背后除了对一张纸的价值承诺外,没有任何支撑。加密货币的价值源于稀缺性和自由市场,这是任何央行数字货币都无法或永远不会实现的。
加密货币与传统投资工具的区别
尽管比特币和大多数山寨币确实受到严重投机的影响,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大多数其他投资工具也是如此。债券、股票甚至外币都同样受到投机的影响。加密货币与这些实体有很大不同,因为它们不能被过度干预的政府所控制。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担忧,因为将加密货币合法化并不会为其带来任何好处。
数字货币研究所的角色
此外,中国还设有数字货币研究所。该机构成立于今年早些时候,主要专注于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研发。目前,RMBCoin似乎是该研究所的主要关注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该机构目前唯一探索的概念。然而,目前关于这一倡议或其研究的信息仍然非常有限。
央行数字货币的“主权信誉”支撑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中国人民银行声称央行数字货币由“主权信誉”支撑。对于一个在关键和可信信息方面既不透明也不坦诚的政府来说,这一说法显得牵强。尽管RMBCoin目前似乎是一项值得尝试的举措,但其未来的发展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