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挖矿难度骤降7.5% 创近四年最大跌幅
据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网络挖矿难度在周日(当地时间)下降约7.5%,创下自2021年7月以来最大幅度负调整。此次调整发生在区块高度903,168处,挖矿难度从126.41万亿降至116.96万亿。
挖矿难度机制解析
比特币挖矿难度是一个相对指标,用于衡量生成新区块的困难程度。该机制每2016个区块(约两周)自动调整一次,旨在确保无论活跃矿工数量如何变化,平均每10分钟都能产生一个新区块。最新调整前,区块生成平均耗时10分38秒,低于网络预期速度。
市场波动与历史背景
本次难度下调是继2021年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挖矿导致28%暴跌后最显著的一次调整。当时比特币价格从6万美元历史高点腰斩至3.4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跌幅也超过了2022年12月熊市低谷时7%的下调幅度。
2021年中国因能源消耗、金融风险和环境问题全面封杀挖矿产业,导致全球算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此前中国占据全球比特币算力的60%以上,政策实施后大批矿工迁移至美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地。
美国德州成新矿场中心
美国德州逐渐崛起为新的挖矿中心,当地矿工曾宣称其灵活的电力使用模式有助于电网调节——用电高峰时减少挖矿负荷,低谷时增加电力消耗。近期德州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电网运营商通过经济补偿机制鼓励矿工缩减运营规模,这被认为是本次难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算力变化与市场前景
网络数据显示,全网平均算力已从调整前的902 EH/s降至838 EH/s。但随着当前区块生成时间缩短至8分24秒,表明算力正在逐步恢复,可能引发新一轮难度上调。
在难度下调后,每PH/s的日收益(哈希价格)短暂回升至60美元水平(即每TH/s日收益0.05美元),为留守矿工带来喘息之机。但专家预测,随着更多矿机重新上线,收益水平将重回下行通道。
注:哈希价格作为量化挖矿收益的关键指标,由专业机构提出,用于评估特定算力条件下的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