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法院裁决或将引发比特币资本利得税退费潮
澳大利亚的一项法院裁决可能为高达6.4亿美元的比特币交易资本利得税(CGT)退费打开大门。维多利亚州法官迈克尔·奥康奈尔裁定,比特币应被视为货币而非应税资产。这一裁决源于一起涉及联邦警察威廉·惠特利的刑事案件,惠特利被指控在2019年窃取了81.6枚比特币。奥康奈尔法官认为,比特币应被归类为货币形式,而非财产,将其与澳元相类比,而不是股票、黄金或外币。
裁决与澳大利亚税务局长期立场相悖
法院的这一立场直接挑战了澳大利亚税务局(ATO)的长期立场。自2014年以来,ATO一直将加密货币归类为资本利得税资产。根据现行ATO指南,任何比特币的处置行为——无论是兑换法定货币、交换其他加密货币还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都构成应税事件。税务律师阿德里安·卡特兰在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采访时表示,这一裁决"完全颠覆"了ATO的当前立场。
全球加密货币税收环境的演变
澳大利亚的这一裁决出台之际,全球加密货币税收政策正在不断演变。传统上,澳大利亚对加密货币收益采用累进税率制度,短期收益按标准所得税率征税,长期收益(持有超过12个月的资产)享受50%的资本利得税折扣。与美国将加密货币归类为需缴纳资本利得税的财产不同,瑞士、葡萄牙、阿联酋和马耳他等司法管辖区对加密货币投资采取了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对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影响
将比特币归类为货币而非资产,其影响超出了个人税收考量。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整合一直持谨慎态度,许多银行限制客户与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互动。如果比特币被确认为货币,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关系,可能要求金融机构将比特币更像外汇而非投机性投资来对待。这一转变与全球趋势一致,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比特币持有纳入其资金管理战略。
未来影响与展望
如果澳大利亚的裁决成立,其影响可能超出直接的税收影响。将比特币认定为货币而非财产,挑战了关于加密货币在金融系统中作用的基本假设,并可能影响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方式。对于澳大利亚加密货币用户而言,这一案件在司法程序进行期间造成了重大不确定性。如果先例成立,自2014年以来为比特币交易缴纳资本利得税的用户可能有理由提出退费要求,而未来的交易可能无需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