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ircle的稳定币垄断或成下一个Visa,这绝非恭维 | 观点

2025-07-08 16:45:52
收藏

观点披露

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

Circle的垄断隐忧

通过早期合规布局与Shopify、万事达卡、Visa等支付巨头的战略合作,Circle正在快速确立其在受监管稳定币市场的主导地位。表面看来,这标志着加密货币终于获得主流机构认可。但这场胜利的背后,潜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

稳定币的初心与异化

Circle发行的USD Coin(USDC)正悄然成为取代Visa和万事达卡的新中介——附带那些加密货币原本想要消除的网络费用、交易限制和垄断弊端。稳定币本应为传统支付体系提供关键替代方案,尤其帮助新兴市场用户规避高昂汇率费用,在法币剧烈波动时保持购买力。但Circle日益扩张的市场主导地位,可能让这些优势荡然无存。

垄断之路的隐患

Circle的发展策略在多数层面堪称典范:美国市场的合规先发优势使其USDC成为金融机构、监管者和普通消费者眼中的"可信"稳定币。银行放心持有、交易所主动上架、金融科技产品争相集成。近期与全球支付巨头的合作更强化了这种垄断态势,使USDC渗透进国际支付网络。如今USDC不仅称霸DeFi领域,更借助合作快速占领主流金融场景。

稳定币需要多样性吗?

优质稳定币应具备五大特质:快速、低成本、易用、安全、可扩展。这引发了一个根本矛盾:表面看来,稳定币似乎完全可互换——等值且基础功能相似。从用户视角,市场向单一稳定币集中可降低使用摩擦。但实质差异存在于交易费、结算速度、可编程性等深层维度。

这正是维持发行商竞争的关键意义。若无竞争压力,像Circle这样的主导者将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市场规则,最终导致用户承担更高费用、更慢转账和更少选择。当市场缺乏健康竞争,垄断条件便自然形成——发行商可能获得类似信用卡网络的议价权,对所有稳定币交易征收不可避免的手续费。

中心化与普及的双刃剑

通过控制稳定币支付通道,Circle正在创造一个不可避免的交易费新时代——与Visa等传统支付网络惊人相似。曾期待加密货币颠覆传统金融高费率的商户和消费者,可能很快会在稳定币使用中遭遇同样困境。

万事达卡和Visa每年通过网络及交换费收取数十亿美元,这种隐形税已然成为全球商业负担。若Circle形成稳定币垄断,区块链领域将重蹈覆辙。当USDC达到Visa级别的普及度,用户将被迫接受其条款,否则面临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的风险。

开放竞争的呼吁

支持者认为合规与主流融合是稳定币普及的必要条件。这固然有理,但绝不能以牺牲开放性、去中心化和选择权为代价。监管者应推动多元稳定币模式共同发展;商户用户应主动采用USDC替代方案;加密社区更需倡导开放、可互操作的稳定币基础设施标准。

若稳定币最终沦为数字商业的新收费站,这样的"主流突破"并不值得欢呼。要真正实现区块链技术改善金融未来的愿景,我们必须确保稳定币始终是开放、自由和选择的工具,而非又一道不可避免的支付关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