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对稳定币采取开放监管策略时
中国选择了更为审慎的探索路径。上海近期召开的一场战略会议透露出中国在保持控制力的前提下开展试点的意愿。
上海首度公开研讨稳定币
尽管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上海国资委上周却召开了由贺青主持的闭门战略会议,重点探讨国有企业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跨境贸易和供应链管理。这是中国监管框架内首次直接讨论稳定币应用。
贺青在会上强调,必须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理解,深化数字货币研究。这番表态在加密货币仍被明令禁止的中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谨慎探索的平衡之道
会议重点讨论了通过区块链实现资产数字化和供应链优化。这种动态与深圳近期警告防范稳定币骗局的立场形成微妙对比。凤凰实验室CEO萨姆·麦克弗森指出:中国将稳定币视为主权金融工具而非投资资产。
具有全球视野的受控实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打破官方沉默,承认区块链正在改变国际支付体系,加速跨境资金流动。他表示:"这些创新加速了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重塑传统支付结算系统。"
这番表态显示北京已意识到稳定币对全球货币主权的地缘政治价值。中国正采取区域差异化策略:香港保持数字资产开放态度,深圳在中央政府直接管控下更为审慎,上海则谨慎探索可能性。麦克弗森认为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势实际是"协调性实验"。
亚洲背景下的战略布局
在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积极建设稳定币基础设施的亚洲背景下,中国正以计算好的小步前进。北京既不愿全面禁止,也不打算失控放开,其核心目标是保持对货币创新的掌控力。稳定币因此成为数字人民币未来发展中谨慎而关键的金融转型试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