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面禁止加密货币可能并非长远之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表观点称,全面禁止加密货币"可能在长期内无法奏效"。这一评论是在促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的背景下提出的。
拉美地区数字货币采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IMF指出,拉美国家在数字货币采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将数字货币分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和加密资产两大类。在加密资产方面,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在Chainalysis全球加密资产采用指数中名列前20位。
IMF分析称,这些国家的加密投资者主要寻求数字资产宣称的诸多优势,包括:"对冲国内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保护、规避资本管制、提高无银行账户人群的金融包容性、更便宜快捷的支付方式以及更强的市场竞争。"
加密资产带来的挑战与风险
同时,IMF也指出加密资产的采用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脆弱的拉美国家"。这些风险主要源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机构信誉度低以及腐败等历史因素。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根据IMF对拉美政府官员的调查,大多数受访者认为CBDCs是"增强支付系统和扩大金融服务的有效手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金融包容性以及遏制稳定币或加密货币的货币替代效应。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为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加密资产的潜在优势,IMF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应对指南,具体包括:
首先,各国应通过将加密资产交易纳入国家统计体系来提高透明度。其次,IMF强调虽然一些国家已经实施加密资产禁令,但这种政策策略可能无法长期奏效。
"各国应该着重解决推动加密资产需求的因素,包括公民未得到满足的数字支付需求,并通过将加密资产交易纳入国家统计体系来提高透明度。"IMF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