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削减”机制详解及防范指南
以太坊2.0的网络安全机制
随着以太坊(ETH)2.0“第0阶段”于12月1日正式启动,用户迎来了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带来的一系列新功能和特性。其中,“削减”机制作为网络保护机制,将对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验证者进行惩罚。
什么是“削减”机制?
简单来说,削减是以太坊2.0上的一种执法形式。该机制旨在检测并抑制任何可能对网络造成危害的验证者活动。例如,在同一时段内提出或认证两个相互冲突的区块,或者投出“包围”或“被包围”于先前投票的选票。
当活跃验证者被削减时,系统将在36天内逐渐销毁其部分ETH质押(实质上是销毁资金),之后该违规者将被从以太坊2.0的信标链中移除。值得注意的是,削减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用户在被削减后若想继续验证,必须生成新的验证者密钥并重新质押。
常见错误与防范措施
即使没有恶意意图,一些常见的用户错误也可能导致削减。
1. 验证密钥重复使用
最可能导致削减的错误之一是在两个或更多服务器中输入相同的验证密钥(例如,将其中一个作为备份)。“这是最容易导致自己被削减的方式。如果你的故障转移系统出现误判,认为第一个节点已关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可能被削减的境地。”因此,用户绝不应该同时在两个或更多地方运行相同的验证密钥,特别是在大多数削减保护工具都无法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
2. 迁移验证者时忘记转移保护历史
另一个常见错误是用户将验证者迁移到不同机器或ETH 2.0客户端时,忘记同时转移削减保护历史——这是一个包含本地签名历史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确保验证者不会签署根据其历史记录被视为可削减的消息;更简单地说,验证者在决定是否签署消息时,将该数据库视为唯一真实来源。”这种方法可确保单个验证者不会执行重复操作。
削减保护历史目前是保护验证者免受削减的最有效且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因此,用户切换到新硬件或软件时,应始终将其一并迁移,并避免完全丢失。
3. 使用没有持久卷的容器化或云环境
另一种容易被削减的方式是使用没有持久卷的容器化或云环境。“你需要为验证者设置持久卷,这样即使pod或容器重启,削减保护历史也不会被擦除。”
4. 实现中的潜在漏洞
最坏但“非常不可能”的情况涉及实现中的漏洞。为避免这种情况,用户必须了解如何设置、配置、升级和故障排除任何已安装的软件。
结语
总的来说,削减保护历史是大多数情况下保护诚实验证者的首要防线。但最好还是仔细检查所有设置,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