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飙升突破历史新高的六大动因:能否持续上行?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比特币价格强势复苏,令空头交易者措手不及。在经历长期横盘后,该资产暴涨至近11.9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尽管没有单一重大事件直接引爆这轮行情,但数周来持续积累的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峰值。
长期积累效应
我们将下列动因归为"长期积累"类别,尽管不同投资者类型和买入时点存在差异。首先值得关注的是ETF——根据最新数据,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在过去五个交易日内就吸引了超过27亿美元资金流入。自6月9日以来,这些ETF仅有一天出现净流出。当投资者连续两日(7月10日与11日)耗资超20亿美元增持ETF份额时,这种规模的资金流入必然推高标的资产价格。
其次是大型企业的持续购入。虽然某战略投资机构上周未能如期公布购买计划,但过去数月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增持BTC。其示范效应带动包括Metaplanet、GameStop和Semler Scientific等更多企业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这些购买行为虽不立竿见影,但持续减少市场抛压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积累趋势远不止于机构层面。Glassnode最新报告显示,被归类为"虾蟹鱼"的小额投资者(钱包余额<100BTC)每月增持超19,000枚BTC,而同期矿工月产出仅13,400枚。当广泛持有者群体持续净吸收供应时,就会形成可量化的供给紧缩。
各类投资者将BTC从交易所提走的趋势,自然引出下一个关键动因。CryptoQuant数据显示,交易平台BTC存量已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这再次印证投资者正转向长期持有策略。
宏观经济推力
上述现象清晰描绘出积累图景,但更深层动因何在?尽管近期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但其对比特币的冲击远不如四月时剧烈。当时比特币暴跌至五个月低点,而如今关税政策反而被视为利好因素。正如QCP分析师所言:"反复的关税威胁与延期周期造就了积极的政策不确定性,商业信心与制造业指数始终保持在扩张区间。"
此外,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也是重要推手。专家长期预测,一旦美元失势,比特币将迎来抛物线式上涨。Nansen研究分析师Nicolai Sondergaard指出:"美国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预期等政策发展,客观上营造了对比特币有利的环境。"
后市能否延续涨势?
当前核心问题是这些动因能否持续发力。Bitfinex分析师在研报中持乐观态度:"只要ETF资金流入不中断且宏观环境不突变,现有结构就保持稳固。比特币已把11.1万-11.4万美元转化为支撑位,只要守住该区间,上行趋势不变。"但他们同时警示:"没有直线上升的牛市",并观察到短期疲态迹象。
Sondergaard从技术面补充分析:"比特币突破关键清算位后企稳,显示仍有上行空间。虽然日线RSI突破70属于强势信号,但若出现价格与RSI背离,则可能预示调整来临。"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资金流向与技术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