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密货币交易禁令下的"灰色地带"
据相关报道,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加密货币交易禁令,但中国投资者仍在通过各种方式持续进行加密货币投资。
禁令下的交易新趋势
一年前,中国央行叫停了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经营活动。原位于中国境内的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已迁至对加密货币更为友好的地区。然而,中国投资者对比特币的投资热情并未因此消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第一周交易规模略有上升,随后一周交易量增长了约4倍。至今,中国仍保持着较高的加密货币交易量。
场外交易平台的兴起
目前,原中国大陆的交易所已迁至新加坡、香港、韩国等地,继续提供场外交易(OTC)服务。今年以来,中国的P2P场外比特币交易持续升温。主要的场外交易平台包括火币、OTCBTC和Okex等,其交易模式更接近于eBay的竞价模式,而非传统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独特的交易特征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买家通常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进行结算,并且愿意支付比全球均价高出10-20%的溢价。以1月18日为例,当时比特币的全球均价约为11,730美元,但在火币场外交易平台上,比特币交易价格达到了13,085美元。这种现象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交易者,他们正寻找与中国加密货币投资者进行交易以获取差价的机会。
场外交易平台的规模与发展
与其他全球交易所一样,中国的加密货币场外交易平台也呈现出巨大的交易规模。总部位于台湾的OTCBTC声称,在其运营的前50天就处理了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据火币平台的一位卖家透露,上个月平台完成了10,000笔比特币交易。OTCBTC已成为中国用户进行场外加密货币交易的主要平台之一。
规避风险的特殊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场外交易平台会提醒买家在银行转账时避免使用特定词汇。例如,火币在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为避免转账延迟,请勿在转账备注中提及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相关字眼。"
这表明,尽管面临严格的监管,中国加密货币市场仍然通过创新方式保持着活跃的交易活动。然而,这种"灰色地带"的交易也伴随着一定的法律和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