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新版美国国税局加密货币税务指引的五大要点

2019-10-29 09:00:00
收藏

美国国税局发布加密货币税务指南更新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税局(IRS)发布了关于加密货币税务的指南更新,这是自2014年首次发布以来的首次更新。新指南以问答形式发布在国税局网站上,主要澄清了硬分叉(Hard Forks)和空投(Airdrops)的税务处理方式,同时也强调了其他多种加密货币活动的税务处理。

这是国税局为确保加密货币交易者履行纳税义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今年8月,国税局向约10,000名加密货币投资者发出信件,提醒并警告他们履行纳税义务。

为了了解计算加密货币税务所需的所有信息,您可能需要仔细阅读国税局的常见问题解答以及2019-24号税务裁决。如果您还没有时间处理,别担心。以下是此次更新中您需要了解的五个关键点。

1. 小额交易仍需报税

加密货币专家和用户多次呼吁国税局明确所有小额加密货币交易是否适用于最低限度豁免。然而,新指南中似乎并未提及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即使是一杯咖啡这样的小额交易,您仍需要报税。

新指南中未提及这一点可能是由于国税局只有在国会指示的情况下才会对财产进行最低限度豁免。由于目前尚未发生这种情况,无论涉及多少加密货币或美元金额,您都必须履行税务要求。

2. 稳定币被视为虚拟货币

国税局表示,可转换虚拟货币(如稳定币)在联邦税务目的下被视为虚拟货币。国税局将虚拟货币视为财产,这意味着“一般税务原则”适用。

可转换虚拟货币的价值等同于“真实货币”——例如与美元1:1挂钩的稳定币——并且可以作为价值存储或交换媒介。

综上所述,此次更新明确表明,审查范围正从比特币和山寨币扩展到稳定币。我们可以推断,全球对摩根大通的JPM Coin和Facebook的Libra等加密货币的关注并未被国税局忽视。

3. 硬分叉和空投的税务处理

过去几个月,硬分叉和空投的问题主导了加密货币的讨论,国税局终于澄清了对此的立场。

如果您因硬分叉而获得新代币,您将产生应税收入。国税局表示,这一应税事件适用于您获得新代币的年份。

为了报告目的,基础价值和公平市场价值与新区块链上记录的新资产的时间相关。您的基础价值将与您在所得税申报表上申报的金额相同。

例如,如果您在比特币硬分叉后获得了10个BCH,每个单位的价值为1,000美元,那么您的基础价值为10,000美元(1,000*10)——假设您将10,000美元也申报为收入。

软分叉不产生应税收入,因为这些事件不会导致新加密货币的创建或分发。

4. 慈善捐赠的税务处理

作为纳税人,如果您向符合国税局代码第170(c)条的慈善组织捐赠,您不会产生任何收入、收益或损失。如果您在捐赠前持有资产超过一年,那么慈善扣除额将与捐赠时虚拟货币的公平市场价值相同。

另一方面,如果您持有加密货币一年或更短时间,则扣除额将是以下两个选项中较小的一个:基础价值或捐赠时的公平市场价值。

此外,如果您收到加密货币和其他虚拟货币作为真实礼物,您不会产生应税收入。但请记住,一旦您出售或交换该资产,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5. 成本基础的分配方法

国税局还澄清了纳税人如何分配其持有的加密货币的成本基础。

纳税人在计算加密货币税务时现在可以使用特定识别法。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不同钱包之间分离您的成本基础——如果您是一位精明的交易者,您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显著减少或控制您的资本收益。如果您无法具体识别您持有的加密货币的每个单位,您将默认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

结语

通过发布这一期待已久的更新,国税局为加密货币税务相关事项提供了急需的澄清,这些事项已被证明会影响合规性。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步骤;然而,仍有许多灰色地带需要澄清,国税局未来还需要提供更多解释。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交易者和投资者应仔细阅读这些新指南,以确保他们正确报税。或者,考虑聘请熟悉新税务规则的加密货币税务会计师来协助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