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2025年加密货币投资热潮
2025年至今,全球企业已筹集近860亿美元用于购买加密货币,规模远超同期美国市场的IPO融资总额。这一现象标志着企业对待数字资产的观念发生根本转变——不再仅视其为投机工具,而开始作为核心资产负债表配置。
机构资金加速入场
据权威财经媒体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已有近100家企业宣布总额超43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资金主要流向比特币、以太坊及瑞波币等主流加密资产。其中多数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反映出在美国市场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持续升温。
2020年率先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某科技企业,本年已成功融资逾100亿美元用于增持比特币。这种激进策略使其成为数字资产领域表现最亮眼的上市公司之一,市值屡创新高。
行业跟风效应显现
多家矿业公司与美国上市公司纷纷效仿,通过大规模融资提升加密货币持仓比例。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显示,另有35家企业正在筹备类似策略的融资计划,总规模预计达数十亿美元。
比特币每日新增供应量目前维持在450枚。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某上市公司已获批通过ATM增发机制获得500亿美元融资额度(约合50万枚比特币),另有数家机构正在推进总额数十亿美元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计划。
多元化配置趋势
除比特币外,以太坊正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新宠。某支付巨头近期宣布建立以太坊储备,而多家投资机构则制定了数亿美元的以太坊配置策略。部分企业还将投资范围扩展至Solana、Ethena等新兴代币,形成多元化加密资产组合。
潜在风险警示
尽管市场热度高涨,部分分析师已开始预警相关风险。VanEck数字资产研究主管马修·西格尔指出,企业大规模使用ATM增发机制可能损害股东权益——当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值时,这种融资方式会导致股权显著稀释。
西格尔建议实施两项风控措施:当股价连续10日低于净资产值95%时暂停ATM融资;在加密资产增值但股价滞涨时优先实施股份回购。同时提议将高管薪酬与每股净资产增长挂钩,而非单纯考核加密资产持有量。
市场现状观察
目前尚未出现比特币持仓企业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值的情况,但已有公司逼近该临界点。分析师特别提醒,当企业通过ATM机制融资购买比特币时,若股价跌至净资产值附近,可能引发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