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流动性呈现结构性变化趋势
近期稳定币流动性在链上发行和跨链桥领域显现复苏态势,而中心化交易所和DeFi等传统应用场景却出现资金大规模外流,反映出生态系统正经历结构性调整。
各领域资金流动情况
数据显示,过去7日稳定币供应量增长最显著的领域是发行方,净流入达8060万美元。跨链桥(4430万美元)、收益代币(1290万美元)和MEV(850万美元)领域也呈现明显资金流入。
相比之下,中心化交易所(CEX)出现约16亿美元净流出,资金外逃现象最为突出。此外,DeFi(-7.801亿美元)、游戏(-6200万美元)、基础设施(-3310万美元)、RWA(-2140万美元)和做市商(-1720万美元)领域均呈现资金撤离态势。
链间流动性两极分化
从各公链稳定币供应变化来看,波场网络以8.145亿美元净流入领跑市场。BNB链(约5.181亿美元)、Solana(约5.037亿美元)、Sui(约1.174亿美元)、Aptos(约4730万美元)和Polygon PoS(约2940万美元)同样保持净流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ase(-4910万美元)、Sonic(-5100万美元)、Arbitrum(-3.725亿美元)和以太坊(-8.559亿美元)均遭遇大规模资金外流。这种分化格局表明市场流动性正向头部公链集中。
主要稳定币表现差异
过去一周,泰达币(USDT)以13亿美元的供应增幅位居榜首。USDf(约1.154亿美元)、USDD(约8320万美元)、USR(约5940万美元)、USDe(约4320万美元)和AUSD(约3280万美元)同样实现供应扩张。
反观USDC出现4.521亿美元净流出,LVLUSD(-2810万美元)、PYUSD(-4990万美元)和USDS(-4.084亿美元)也呈现供应收缩态势。这种分化现象反映出市场对稳定币的偏好正在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