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视为资本匿名避风港的瑞士,如今似乎发生了180度大转弯。隐秘金库与不可追踪数字钱包的时代正走向终结。
据最新消息,瑞士政府正准备与74个国家自动交换加密货币相关信息。这项可能重塑瑞士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标准,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核心要点
瑞士将从2027年起与74国启动加密货币信息自动交换机制;美国、中国及沙特阿拉伯未列入该税收协议;服务商须自2026年起向瑞士税务机构提交客户数据;该协议旨在符合经合组织(OECD)加密货币透明度框架CARF标准。
瑞士:全球加密货币数据共享枢纽
2025年6月6日,瑞士联邦委员会通过法案草案,允许实施加密货币资产信息自动交换机制(AEOI)。自2026年1月1日起,瑞士服务商需向税务机构提交客户数据。当局将从2027年开始与74个合作伙伴国家共享数据,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英国及多数G20国家。但需注意,只有遵守OECD加密货币报告框架(CARF)的国家才能获取这些数据。
从法律角度看,该法案需对联邦法令进行调整,使监管机制与现有银行账户监管体系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经济将实现全面接轨。
从避税天堂到税收明镜
瑞士的转型绝非偶然,这反映了其全球经济角色的深刻转变。这个曾因税收不透明备受指责的国家,如今正通过国际合作与合规重建信誉。其明确目标是:"履行税收透明承诺"及"为瑞士加密货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该策略也旨在遏制透明度较低司法辖区的不公平竞争。通过AEOI机制,瑞士正将自己重新定位为受监管的枢纽,而非匿名庇护所。瑞士加密货币服务商必须收集客户姓名、地址、税号及持有金额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已确定74个数据交换伙伴国;计划生效日期为2026年1月;首次信息交换将于2027年实施;美国、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未参与协议;欧盟将维持直接报告义务直至与瑞士完成全面协调。
在拥抱透明化的同时,瑞士仍是加密货币发展的沃土。
例如卢加诺市已成为大规模加密货币应用的典范。但瑞士央行仍持谨慎态度,未将比特币纳入其储备资产。这种反差生动体现了瑞士在创新与传统间寻求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