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OSL集团完成3亿美元股权融资 领跑亚洲数字资产合规化进程
总部位于香港的OSL集团日前完成3亿美元股权融资,创下亚洲数字资产领域最大规模公开募资记录。在亚太地区监管框架日益收紧的背景下,这笔资金将助力OSL在加密货币扩张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随着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即将实施,该公司正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合规基础设施建设开启战略新篇章。
3亿美元注资全球扩张计划
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收购及机构级服务开发。其中近50%将用于收购日本、欧洲、印尼和加拿大等地区的加密企业,剩余资金将支持业务拓展与稳定币基础设施建设。OSL发言人表示:"这不仅是资本加持,更是强化合规基础设施的战略火力。"公司还计划提升实物资产(RWA)代币化能力。
精准把握香港监管时间窗口
此次融资恰逢香港新稳定币监管制度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前夕,凸显OSL在合规框架下的战略布局。"香港即将成为全球稳定币之都,"某金融科技分析师指出,"OSL的融资表明他们正在为这个未来铺路。"此举也与香港"LEAP"战略相呼应,该战略通过清晰规则和牌照制度吸引数字资产企业。
重点布局稳定币与支付通道
30%融资额将投入合规稳定币基础设施和跨境支付系统建设。OSL计划成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生态的桥梁,其路线图包括与传统机构合作开展股票、政府债券和房地产的代币化。近期新增的Toncoin(TON)场外交易服务,标志着其零售与机构业务融合的深化。与盈透证券的经纪合作则进一步拓展了合规框架下的数字资产渠道。
市场反应与稀释疑虑
虽然融资获得业界认可,但市场反应出现波动。14.90港元的发行价较市价折让15.3%,导致公告当日股价下跌约10%。不过OSL股票年内仍保持120%的涨幅。某香港加密基金经理表示:"股权稀释确实存在,但战略愿景同样真实。我们押注的是基础设施和合规性,OSL正在兑现这两点。"
分析师警示过热风险
部分观察人士指出需保持谨慎。当前加密领域大规模融资常被用于内部套现,批评者警告OSL必须将融资转化为实际增长而非表面风光。还有观点质疑其激进扩张可能超出并购整合能力。
战略前景展望
本次融资是高度竞争且强监管环境下的战略举措。随着亚洲成为合规加密创新温床,OSL的资金优势使其具备超前布局能力。但投资者期待值高涨,公司亟需证明其执行力与雄心相匹配。在香港新规即将落地之际,OSL的动向或将定义区域数字金融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