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最后的怀疑者:摩根大通正式投降
尘埃落定。华尔街最后一位重量级怀疑者已俯首称臣。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这位曾将比特币称为"骗局"并将其比作宠物石头的人物——如今正驾驭着这家6000亿美元的金融巨轮驶向他曾经发誓远离的领域:加密货币。
就在去年,戴蒙还在警告美国立法者比特币只对"罪犯、毒贩和逃税者"有用。时间快进到2025年年中,他却在批准以比特币ETF为抵押的贷款业务,允许客户用IBIT份额作为担保品。如果这都不算投降,什么才算?
从比特币抨击者到不情愿的信徒
杰米·戴蒙对加密货币的敌意堪称传奇——几乎充满戏剧性。从2017年威胁要解雇交易比特币的员工,到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抨击BTC是"庞氏骗局",他长期扮演着传统金融界反加密的代言人。
但2025年风云突变:特朗普政府对数字资产的友好态度、摩根大通高净值客户的旺盛需求,加上贝莱德和富达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推进。戴蒙开始转向——最初悄无声息。五月时他表示客户可以购买比特币,尽管摩根大通不会提供托管服务。如今,这条界线也已模糊。
据彭博社报道,摩根大通正准备向零售和机构客户推出比特币ETF抵押贷款。更令人惊讶的是?该行现在会将加密资产计入客户贷款评估时的净资产——将比特币与股票、房地产甚至艺术品同等对待。
华尔街最后的抵抗就此瓦解。
态度巨变背后的三重推力
为何戴蒙最终妥协?三大因素让他无法继续说不:
1. 客户需求势不可挡
超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的命脉——正强力要求比特币敞口。据内部人士透露,摩根大通的理财顾问每天都会被问:"为何我的投资组合不能配置BTC?"当资本发话,银行只能跟进。
2. 竞争对手已抢占先机
贝莱德的比特币ETF(IBIT)已吸引超540亿美元资产。高盛、富达、甚至摩根士丹利都已入场。袖手旁观不是勇敢,而是商业失误。
3. 监管风向转变
随着特朗普重新执政,美国加密监管全面转向。阻碍银行持有数字资产的SAB121规则被废除。亲区块链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改变了华盛顿的论调。绿灯亮起,摩根大通全力加速。
布局多年的秘密战略
关键转折:摩根大通并不像表面那么反对加密货币。
当戴蒙口吐恶言时,他的银行正在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JPM Coin现在每天处理超20亿美元交易。该行与Chainlink和Ondo Finance合作推出首个链上结构化产品。而幕后,摩根大通悄悄收购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比特币ETF份额。
这不是突然投降——而是战略调整。
更说明问题的是?另一位加密批评者先锋集团刚成为比特币储备巨头MicroStrategy的最大股东,持有超2000万股。这种表里不一众人心知肚明。
对加密市场的六大影响
摩根大通的全面转向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这相当于金融界的地壳运动——当全球最大银行改变立场,涟漪效应将波及加密生态每个角落。让我们剖析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超越头条和热评。
1. 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成为主流
多年来银行界将加密资产视若放射性物质——高度投机、风险巨大、波动剧烈,完全不适合贷款等传统金融产品。这一切已成过去。
通过接受比特币ETF作为贷款抵押,摩根大通不仅是试水。它正一头扎进加密担保信贷产品的新时代。
这解锁了全新用例:
• 加密持有者现在无需出售资产即可获取流动性,类似股票或房地产操作
• 私人银行客户和机构现可获得含BTC敞口的结构化信贷产品
• 为其他银行树立标杆——预计未来6-12个月内高盛、花旗甚至欧洲银行将推出类似抵押模式
同样重要的是,这在监管者眼中降低了加密风险。如果摩根大通愿意承销比特币ETF担保贷款,等于向立法者传递信号:这些资产已具备足够透明度、流动性和机构成熟度。
2. ETF资金流入将加速
既然摩根等大银行认可比特币ETF"值得放贷",其吸引力骤增十倍。机构客户现在有两大理由增持ETF份额:
• 资产增值潜力
• 融资抵押功能
这意义重大。全球数万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AUM)正寻求灵活、流动且获银行认可的工具。既能增值又能用于信贷的比特币ETF?简直是金融炼金术。
预计IBIT、FBTC、BITB等产品的净流入将激增,家族办公室、捐赠基金、对冲基金和超高净值个人将加倍下注。
3. 以太坊和山寨币将接棒合法化
现实就是:摩根大通一动,众人跟随。当他们承认比特币ETF份额是合法金融工具时,以太坊必然是下一个。
事实上ETH ETF市场已在升温。随着多个ETH现货ETF获批,将其与BTC ETF同等对待的压力与日俱增。
接下来会怎样?
• ETH可能被接受为类似贷款安排的抵押品
• ETH质押产品或将被包装进银行结构化产品
• 具有机构叙事能力的山寨币——如SOL、AVAX、LINK——可能成为下一波获真正关注的资产,特别是随着代币化RWA用例的增长
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启动。摩根大通的行动为未来一两年Layer1和DeFi相关代币的"主流化"绘制了蓝图。
4. 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正在快速适应
摩根大通的行动让一件事变得无比清晰:"传统金融vs.DeFi"的战争已结束。未来是融合。
看基础设施演进:
• 摩根的Kinexys区块链日清算超20亿美元
• 正与Chainlink和Ondo合作试点链上结构化产品
• 围绕JPM Coin和以太坊兼容链重建结算系统
传递的信息?
华尔街不仅购买比特币——他们正在重构系统以接入区块链。这为证券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协议,乃至传统资产的完全链上借贷与结算奠定了基础。
5. CBDC与稳定币整合势在必行
既然银行将比特币ETF视同传统证券,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工具的界限正快速模糊。
这意味着:
• 央行数字货币(CBDC)将通过摩根、贝莱德等机构提供的分销基础设施更易落地
• USDC等稳定币甚至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能被整合进外汇交易台、资金运营或企业贷款方案
• 政府将意识到加密不仅是威胁——更是现代金融的工具包
换言之,加密与央行及主权金融的整合不再是假设——它正在发生。
6. 更清晰的监管即将到来
摩根大通这类行动必然基于某种程度的监管默许。幕后,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加密友好的法律框架——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ETF、稳定币和托管服务。
摩根大通获批使用比特币ETF抵押品,很可能预示银行业即将出台的新规涉及:
• 加密资产分类
• 抵押品风险评估
• 托管与保险标准
这意味着加密领域可能出现合规导向的产品浪潮——弥合Web3创新与华尔街风险管理规则之间的鸿沟。
结语:新金融秩序开启
杰米·戴蒙的退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一位华尔街巨头已入场——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数万亿美元潜在资本,还有传统金融的包袱。
请勿误解:加密货币并未"征服"摩根大通。它正被精心吸收、包装、重塑以适应华尔街现有体系。这是好是坏取决于你的视角。
但有一点确定无疑:金融的未来将部分链上化、部分链下化——而100%被此类行动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