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质押机制现状分析
以太坊于2022年9月完成向权益证明(PoS)机制的转型,引入需质押32 ETH成为验证节点并获取奖励的质押体系。2023年4月通过Shapella升级实现了质押提现功能。随着Lido、Rocket Pool等流动性质押方案的出现,小额参与成为可能,质押资产的流动性和DeFi应用场景也得到显著拓展。
质押规模动态
截至7月22日,以太坊网络质押总量达3609.49万ETH,占流通总量的29.16%,较前周增长0.45%(16.24万ETH)。值得注意的是,7月14日至20日期间新增质押量6.35万ETH,较前周骤降77.49%。其中14日单日新增4.38万ETH占当周总量的69%,此后新增质押流量急剧萎缩。
同期奖励提取量微增1.42%至1.85万ETH,本金提取量下降6.55%至20.40万ETH。17日与18日分别出现7.34万ETH和5.51万ETH的大额提现,显著推高当周总提现规模。由于新增质押未能抵消提现量,周净变动转为-15.90万ETH。
自上海升级实现提现功能以来,网络累计净流入质押量1484.24万ETH(含奖励)或1793.32万ETH(不含奖励)。
验证节点与收益
当前活跃验证节点数量达109.39万个,较前周增长0.37%。质押年化收益率(APR)从16日的3.00%小幅回升至3.03%,维持上行趋势。
新验证节点准入队列当前积压37.85万ETH,预计等待时间约6天14小时;退出队列积压46.99万ETH,预计等待时间约8天4小时,资金实际到账还需平均9.5天的清算延迟期。
质押生态格局
流动性质押以28.8%的占比主导市场,中心化交易所(CEX)质押占比25.2%次之。未识别验证节点(19.2%)、质押池(18.6%)、流动再质押(7.8%)及独立验证节点(0.4%)分列其后。
具体参与方中,流动性质押协议Lido以909.55万ETH(25.1%)保持领先,Binance(299.34万ETH,8.3%)与Coinbase(252.18万ETH,7.0%)分列二三位。流动再质押协议Etherfi(241.97万ETH,6.7%)、质押池Kiln(153.62万ETH,4.2%)及近期表现亮眼的Pigment(129.56万ETH,3.6%)紧随其后。
资金流动趋势
周度数据显示,Etherfi是唯一实现1.28万ETH净流入的平台。Coinbase(5.11万ETH)、BlockDaemon(4.64万ETH)和Kiln(2.26万ETH)则成为主要净流出方。
月度统计显示,Pigment以21.94万ETH净流入领跑,Binance(16.02万ETH)和Etherfi(8.92万ETH)分列二三位。而Coinbase(8.18万ETH)、Lido(5.08万ETH)和BlockDaemon(4.23万ETH)成为主要净流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