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府积极寻求加密货币监管之道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寻找监管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的方法。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目前并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比特币和山寨币。在这个行业中,政府无法控制货币的发行、创造或流通。在马来西亚,我们可能会在明年看到更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措施出台,尽管具体细节尚不明确。
马来西亚央行的监管举措
马来西亚央行(Bank Negara Malaysia)引入加密货币监管措施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该机构已经就这一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积极讨论。虽然原本预计今年就会出台相关法规,但这一时间表已被推迟至2018年初。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政府在制定加密货币相关政策时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考量。
一位马来西亚央行的代表表示,相关法规将很快生效。根据新规,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定货币的个人将被视为报告机构。这意味着这些个人将受到该国《2001年反洗钱、反恐融资及非法活动收益法》的约束。虽然这一法规名称冗长,但核心在于将比特币或山寨币兑换为法定货币的个人和公司将与普通银行处于同等监管地位。
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
这并不意味着加密货币在马来西亚突然被视为法定货币。任何使用加密货币的个人都需要遵守适用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严格准则。这将有助于防止犯罪分子滥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并阻止人们从事涉及比特币的非法活动。此外,这一举措还将保护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这一目标可谓雄心勃勃。
马来西亚央行确实认为加密货币时代已经到来,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加密货币将为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大量创新。忽视金融领域这一波创新技术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令人欣慰的是,马来西亚政府对这种新型货币形式保持了较为开放的态度。不过,其监管框架是否会让当地交易所感到满意,仍有待观察。
加密货币与恐怖主义融资
到目前为止,尚无证据表明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在恐怖主义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2017年至今已报告了346起可疑交易,但无一例与加密货币相关。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比特币在用于非法融资时过于透明。而那些能够隐藏所有痕迹的货币也无法被有效追踪。
未来展望
未来几年,其他国家是否会效仿马来西亚的做法值得关注。从本质上讲,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监管的是促进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转换服务的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新的监管框架将首先适用于这些机构,而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在这方面将免受影响。比特币在马来西亚的未来充满趣味,这一点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