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监管机构重申对加密货币行业实施严格监管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副行政总裁梁凤仪近日在伦敦举行的加密货币会议上表示,对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采取宽松的监管方式并不合适。这一表态出现在香港刚展现对加密货币产业开放和放宽监管意愿不久之后。
监管立场的转变
上月,香港当局曾表示将允许个人直接投资加密货币,并计划通过这一举措摆脱中国政府的严格监管,成为加密货币中心。这一声明曾引发市场对香港可能成为中国加密货币市场回归"门户"的期待。
然而,随着曾经位居行业第二、三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在本月11日宣布破产,市场警惕性大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FTX最初在香港成立,后于去年9月将总部迁至巴哈马,但仍保留香港法人注册状态。
FTX事件的影响
SFC此前表示,虽然FTX事件在香港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但可能对其他代币和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因此将持续保持警惕。梁凤仪指出,FTX事件不仅暴露了市场波动性和行业结构性脆弱,还揭示了加密货币行业与传统金融服务的关联方式。
香港的监管框架
香港自2018年起实施的"选择加入(opt-in)"监管体系要求企业将客户资产与公司资产分离。梁凤仪强调,为防止利益冲突,加密货币平台不得通过自有账户进行交易,也不得出借或抵押客户资产。
目前,这一监管体系仅适用于交易至少一种证券型代币的交易所。立法会正在推进一项法案,要求所有中心化平台无论是否交易证券型代币都必须在SFC注册。目前在该监管体系下获得许可的企业仅有OSL和HashKey两家。
未来监管方向
梁凤仪表示,随着私人银行和对冲基金客户对加密货币需求的增加,为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经理提供明确的监管指引至关重要。她还透露,SFC计划发布关于证券型代币的指引,明确其应被视为区块链上记录的传统证券的数字表现形式。
对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梁凤仪强调,虽然目前大多数DeFi都在现有监管体系之外运作,但随着全球监管机构就监管方式达成共识,SFC将加强对DeFi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