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新加坡收紧加密货币管控;Bitget与Bybit或将退出市场

2025-06-12 23:14:43
收藏

新加坡加密监管趋严 两大交易平台退出零售市场

随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新规出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itget和Bybit将退出新加坡零售市场。新政大幅收紧普通用户准入门槛,并显著提升合规要求。

亚洲加密枢纽转向审慎监管

曾被视为亚洲加密货币首选地的新加坡,如今对数字资产采取更严厉立场。据报道,在MAS颁布旨在加强散户保护的新规后,交易平台Bitget和Bybit决定退出该国零售业务。

MAS最新出台的限制措施包括:禁止交易奖励、收紧杠杆交易限制、强制风险提示,以及对平台保管客户资金实施更严格规定。这些举措旨在降低散户参与高风险加密交易的风险。

合规门槛迫使平台战略调整

尽管新规意在保护投资者,但更高的合规要求使得全球交易平台面临挑战——特别是那些习惯宽松环境的机构。对于专注衍生品交易的Bitget和Bybit而言,额外监管负担显然促使他们放弃申请完整牌照,转而退出新加坡零售市场。

这一监管趋严态势源于全球对加密货币市场动荡的担忧,FTX事件更令行业信任普遍受挫。新加坡为维护传统金融领域的声誉,显然将稳定性和责任置于首位,即便这意味着抑制市场狂热。

行业洗牌加速

这不是交易平台首次因监管收紧退出新加坡。过去一年,多家小型平台已放弃牌照申请或被列入MAS投资者警示名单。如今两大主流平台的退出,标志着严厉监管已成既定事实。

本地平台如Coinhako等少数机构成功获得完整牌照。但即便持牌机构也面临转型压力——取消交易优惠,将更多资源投入合规与风控。目前仅少数平台获得完整牌照,超百家企业仍处等待队列。对新加坡散户而言,可选平台正快速缩减。

尽管Bitget和Bybit可能保留部分机构业务,但退出零售市场象征着自由放任时代的终结。这种转变能否提升市场安全性,或仅将交易活动驱离本土,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新加坡加密领域,合规性已成为首要考量。

加密动态速递

VivoPower与Flare合作部署1亿美元XRP国库资金,用于机构级DeFi收益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