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高管:稳定币距离主流支付方式尚远
万事达首席产品官乔恩·兰伯特表示,尽管相关技术备受瞩目,稳定币仍远未成为主流支付选择。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兰伯特承认稳定币具有惊人技术潜力——快速交易、全天候运行、低手续费、可编程性及不可篡改特性。但这些特性本身并不能使其胜任日常支付场景。
万事达定位稳定币采用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
万事达将自身视为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的联结纽带。兰伯特强调,万事达能提供全球受理网络、安全协议与合规监管等基础设施,这正是稳定币实现规模化并应用于支付场景所需的核心要素。
这一战略并非新举措。自2021年起,万事达与竞争对手维萨便持续探索稳定币项目。近期万事达与Paxos合作支持USDG稳定币的铸造与赎回,同时支持包括Fiserv的FIUSD、PayPal的PYUSD以及Circle的USDC等稳定币,彰显其布局稳定币交易后端系统的长期战略。
用户体验与功能局限阻碍稳定币普及
兰伯特指出,当前约90%的稳定币使用仍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关,而非消费场景。虽然部分企业已尝试将稳定币应用于日常消费,但用户接受度与支付流程等核心障碍仍未突破。
现有稳定币在商户支付场景中缺乏吸引力,其功能局限使其类似于预付卡——用户仅能在部分商户消费钱包余额。尽管行业普遍认为稳定币可绕开卡组织交易费,但万事达等机构正转变叙事,将自己定位为提升稳定币实用性的必要合作伙伴,通过将其整合至成熟支付体系来实现价值。
监管推进与竞争格局演变
随着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成型,金融机构正重新评估其角色定位。监管明确性促使部分机构考虑发行稳定币或存款代币,以防止存款外流至数字钱包。兰伯特表示,每家金融机构都在权衡发行稳定币的必要性及产品市场契合度。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近期表态称,稳定币将促进支付系统竞争,有助于降低家庭、消费者及企业的支付成本。随着本周多项加密友好法案的推进,美国国会可能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法案。
兰伯特补充,各国政府与央行也在密切关注数字货币发展,既支持创新又需防范本国经济美元化。他预测:"全球范围内将出现多样化的监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