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勤局查获5.56亿加密货币 强化全球数字资产追踪能力
美国特勤局历经多年加密货币诈骗案件调查,查获价值约400万美元(约合5.56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资产,成为主要加密货币持有机构。该机构已超越单纯的保管职能,通过强化数字资产追踪技术应对全球犯罪,站上了转型发展的前沿。
专业心理操控与安全存储机制
据特勤局披露,大部分查获的加密货币均安全存储在离线冷钱包中。涉案诈骗手段从恋爱诈骗、投资欺诈到社交媒体"拉高出货"式犯罪不一而足,犯罪者往往从看似无害的初始信息入手,最终清空受害者钱包。特勤局分析师杰米·拉姆指出:"心理操纵与具有专业外观的网站是他们的主要作案工具。"
区块链取证技术的突破性应用
特勤局的调查手段已超越简单数字追踪。通过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PN)使用漏洞、域名注册信息及区块链取证技术,成功破解加密货币的匿名特性。该机构还在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执法人员实地培训,提升区域性调查能力。典型案例显示,从美国爱达荷州一名受胁迫青少年的转账,历经6000次交易流转最终追踪至一名尼日利亚护照持有者,英国吉尔福德地区随后实施了抓捕。
政企协同冻结31亿非法资金
这种国际合作也体现在与私营加密货币企业的联动中。通过与Coinbase和Tether等企业的协作,成功冻结并追回约2.25亿美元(约合31.33亿元人民币)非法资金。这证明数字资产的可追溯性与体制内合作相结合,能够有效打击金融诈骗。
犯罪持续进化下的安全挑战
尽管多方努力,加密货币犯罪仍持续升级。据安全机构CertiK数据,仅2025年上半年6个月期间,涉案金额就高达22亿美元(约合305.84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太坊(ETH)相关损失达16亿美元(约合222.4亿元人民币)占比最高。
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强化的联邦机构网络犯罪应对战略框架下,特勤局已从传统安保部门转型成为网络金融犯罪应对的中坚力量。随着犯罪手段的迭代,调查技术同步进化——在这个数字时代,实现正义已延伸到对加密货币密钥的全面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