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早期挖矿成本远低于预期
最新分析显示,比特币(BTC)创始人中本聪在挖取100万枚比特币过程中消耗的电力成本比想象中低得多。这一惊人推测由卡尔达诺(ADA)联合创始人查尔斯·霍斯金森亲自公布,引发广泛关注。
三种成本模拟测算
霍斯金森根据2009至2010年间中本聪挖矿时的电费和环境,提出三种测算方案:
第一种假设采用单台190瓦的挖矿设备,每日运行18小时(75%时间)。在这种最低配置下,总挖矿成本仅需191美元(约合26.5万韩元)。
第二种基于"Patoshi模式"的测算,参考研究者塞尔吉奥·勒纳对早期比特币区块随机数的分析,认为中本聪可能使用多设备集群挖矿。按美国电价计算成本约为575美元(约79.9万韩元),国际平均电价则升至约1,000美元(约139万韩元)。
第三种方案考虑挖矿难度逐步上升的因素,推测中本聪后期需增加电力投入,总成本可能高达3,700美元(约514万韩元)。
早期挖矿环境优势
比特币发展初期因挖矿难度极低且竞争者稀少,普通家用电脑即可参与挖矿。这种环境使得中本聪能以较小电力消耗获得大量比特币。
据最新估算,中本聪仍持有约100万枚比特币,价值约1,200亿美元(约167万亿韩元),这一资产规模足以跻身全球富豪榜前列。
早期挖矿成本引发思考
瑞波币(Ripple)首席技术官大卫·施瓦茨近期透露,自己曾在比特币30美元时挖得250枚,同样引发社区热议。关于早期挖矿低成本结构的讨论,不仅对比特币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理解当今挖矿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