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大关:全球M2流动性指标再成焦点
本周,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大关,于5月8日攀升至10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涨势与社交媒体上重新流传的一张全球M2货币供应量图表(滞后90天)不谋而合。比特币的突破与M2流动性曲线上升之间的相关性在交易论坛和分析师群体中引发热议,促使市场参与者深入探究这一市场联动机制。
M2指标与比特币价格的相关性
经90天滞后调整后,全球M2指标有时能够预示比特币价格在数月时间窗口内的转折点。这一观点在2021年牛市周期中崭露头角,如今再次成为市场解读的重要视角,尤其是在比特币与科技股走势脱钩的背景下。全球宏观投资者(Global Macro Investor)宏观研究主管朱利安·比特尔(Julien Bittel)评论称,M2与比特币的图表"仍然讲述着同样的故事:我们正在走高"。
分析指出,虽然这种相关性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但它具有弹性,更多与全球流动性周期保持一致。自4月以来广泛流传的图表将比特币价格与滞后三个月的全球M2流动性指数叠加显示。作为衡量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指标,M2自2月以来开始新一轮上升,这一趋势如今在市场中显现,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几乎与滞后的M2曲线同步。
市场动态与资金流向
过去10周,比特币从低于8万美元的盘整阶段回升,重新站上六位数大关,部分得益于数字资产基金持续的资金流入。过去三周,数十亿美元涌入加密货币投资产品,其中18亿美元流向比特币ETF。5月7日,单日净流入达4.22亿美元,主要由管理资产约580亿美元的最大现货比特币ETF——贝莱德的IBIT领衔。
比特币与滞后M2指标之间的滚动相关性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图景。自2024年初以来,两者的180天皮尔逊相关系数平均为0.65,但30天读数显示波动性较大,在-0.9至+0.95之间震荡。这种波动性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解读短期重叠。
宏观环境与未来展望
除了ETF资金流动和流动性叠加外,更广泛的宏观环境也为这一论点增添了分量。自2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近4%,贸易驱动的资本轮动推动了对去中心化替代品的需求。虽然M2指标并未计入稳定币发行或表外信贷,但它仍然是模拟系统范围内流动性压力的参考点。
比特币当前接近103,000美元的位置与数字资产领域更广泛的风险偏好浪潮相吻合,但M2模型是否继续影响未来价格发现取决于流动性的持续性。如果央行数据继续反映M2曲线上升,市场注意力可能会转向有多少流动性通过机构渠道进入加密货币领域。
模型局限性与市场表现
虽然90天滞后图表在视觉上仍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叙事工具,但其作为交易信号的效用受到噪音和外部催化剂的限制。随着价格上涨,该模型可能更多地充当情绪锚,而非确定性预测。
目前,比特币在2025年第二次站上10万美元大关,重申了其跟踪和反映全球流动性周期的能力,尽管这种相关性背后的机制仍然具有流动性。
有趣的是,自2025年初以来,全球M2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25%。然而,90天滞后图表同期实际下降了0.16%,而比特币上涨了约8%。因此,如果比特币严格跟随全球滞后M2,它今年应该是下跌的。如果将分析窗口调整为过去12个月,比特币上涨了75%,全球M2上涨了3.8%,滞后M2上涨了7.37%,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比特币的表现远远超过了M2。
因此,正如之前的分析所述,比特币与滞后全球M2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指标,除非它不相关。不过,观察这一现象无疑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