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 30.00%
看涨
看跌

独家专访: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兼Everipedia首席信息官拉里·桑格博士

2019-02-14 09:00:00

Everipedia:基于区块链的百科全书项目

项目背景与创始人访谈

Everipedia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项目,其特色是提供类似于维基百科的在线百科全书。我有幸独家采访了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Everipedia首席信息官Larry Sanger博士,并向Everipedia联合创始人Sam Kazemian询问了有关项目的详细信息。以下是我们问答环节的摘要,涵盖了项目的方方面面以及IQ代币的相关内容。

离开维基百科并创立Everipedia的主要原因

Sanger早在2002年就离开了维基百科,远在区块链技术出现或Everipedia创立之前。他一直认为维基百科有改进的空间,应该有更多人和专家参与其中,文章质量可以更高,且应减少恶意用户对内容的干扰。据Sanger称,这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他看到了Everipedia在现代设计和新模式上的潜力,加上他在维基百科的丰富经验,加入Everipedia担任首席信息官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维基百科与Everipedia的主要区别

Everipedia拥有更多参与项目的成员。Sanger博士回忆道,他在维基百科时,“最多只有两三个人在负责。”而Everipedia有三名优秀的开发人员、十名编辑人员撰写文章,以及执行团队的其他成员。Everipedia更类似于一家传统初创公司,已从外部投资者处获得了近3000万美元的资金。据Sanger介绍,投资者包括Block.one、EOS以及Mike Novogratz的Galaxy Digital的幕后人员。

在平台功能方面,Everipedia允许用户创建任何主题的页面,其编辑功能更为现代化,并支持表情包和YouTube视频。此外,名人和重要人物还可以申请认证账户。

如何验证账户?

目前,用户需要联系编辑团队中的成员进行手动验证。

为何选择在EOS而非ETH或其他平台上构建Everipedia?

EOS的开发由Daniel Larimer领导,他是Steemit(首个主要的内容区块链)的联合创始人。EOS专为实用代币而开发,并针对内容进行了优化。其长期计划包括在区块链上运行虚拟机,而Everipedia希望成为该虚拟机的一部分。此外,EOS内置的质押机制也适合Everipedia。当用户提交编辑建议时,需要质押少量代币。如果编辑未被社区批准,用户将失去这些代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严谨性。

Everipedia的投票机制如何运作?是否需要消耗IQ?

投票并不直接消耗IQ。目前,用户需要将部分IQ转换为Brain Power(BP),当执行与区块链交互的官方操作时,会消耗少量BP,但随后会返还。

IQ与BP的关系

两者之间存在1:1的兑换比例,用户通过质押IQ获得BP。

为何质押IQ不能直接获得IQ?

最初,Everipedia不希望用户在质押代币时担心损失,因此将其转换为不影响区块链的BP。但团队认为这种复杂性并无必要,未来将逐步取消BP。

据Everipedia联合创始人Sam Kazemian介绍:“用户通过撰写优质文章和内容策展获得IQ。参与这些活动需要质押IQ。从技术上讲,质押IQ是使用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成本’或‘费用’。用户不会仅仅因为使用应用程序而获得奖励,而是需要通过优质内容创作来获取回报。”

除了投票和编辑,IQ还有其他用途吗?

用户可以使用IQ投票决定网络治理的新智能合约。IQ是衡量用户对整个网络政策制定能力的指标。

关于IQ的更多信息:它是否可挖矿?

IQ不可挖矿,但当用户的文章被批准时,会根据复杂公式解锁或创建一定数量的IQ。Sam澄清道,从某种意义上说,IQ是通过优质工作获得的奖励,但它不是工作量证明代币,因此与比特币的挖矿方式不同。

为何流通量为45亿,而总供应量为100亿?Everipedia团队是否持有一定数量的IQ?

Sam表示:“这与我们无关。这是Coinmarketcap对流通量的定义。CMC不计算尚未明确进入交易所或离开‘创始人/公司’钱包的代币。我们实际上不同意他们的标准,在我们的内部估值标准中,100亿为流通量。我们认为45亿是一个误导性的指标,但这是CMC的决定,我们无法控制。”

如何赚取IQ?编辑如何获得IQ奖励?每次编辑是否有固定金额?

Sam解释道:“奖励并非基于每次编辑的固定金额。质押IQ的用户可以策展他人的内容/编辑,并对其质量进行投票。获得的投票越多,用户就有权获得更多的代币奖励。例如,如果用户只是为文章添加句号或修正语法,可能只会获得少量投票,相应的IQ奖励也会较少,而撰写一篇来源可靠的美国说唱歌手传记的用户则可能获得更多奖励。”

教程中提到需要EOS账户、IQ代币和Scatter账户,这三者的作用是什么?

Sam解释说:“Scatter是一个用于存储IQ/EOS的钱包,但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因为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存储IQ/质押,例如OREID(允许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账户作为EOS的桥梁)。但从协议层面来看,用户确实需要IQ和EOS账户才能使用Everipedia应用程序。我们已为非技术用户简化了这些需求,使其能够轻松使用网站并进行编辑。”

为何在CMC上,Everipedia直到10月2日才有市值显示?

这是CMC的问题。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将所有EOS dApp列入其中。市值的缺失与Everipedia无关,10月并未发生任何变化。Sam澄清道:“这完全是CMC的决定。他们根据‘足够的流动性和市场数据’来决定何时在其网站上显示代币的市值。我们无法控制CMC网站的任何内容,这是他们的政策。”

Everipedia的用户和编辑数量有多少?是否有追踪方式?

虽然平台的确切用户数量无法获取,但据Everipedi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社区官Mahbod Moghadam介绍,Everipedia的编辑数量已达到数千人。最近,Everipedia转向完全以加密货币为中心的模式,仅允许拥有EOS钱包的用户注册和编辑文章,因此目前编辑数量在数百人左右。但到月底,网站将恢复到数千名编辑的常态,并允许新用户通过Facebook/Twitter登录信息注册。

Everipedia即将推出的新功能

有几项重要更新。最重要的是新的前端设计,编辑文章将像编辑Google文档一样简单,创建账户也将与任何主流社交媒体一样便捷。此外,用户将能够从多种来源为网络贡献内容。最终,Everipedia希望将世界上所有百科全书的元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并构建一个可以追踪这些文章评级的系统。

同时,IQ网络之上正在构建一个预测市场。Everipedia的白皮书并未要求其内容必须为百科全书,因此公司正在支持对各类信息感兴趣的“知识”dApp。最后,还有一个计划中的项目将取代Quora。

感谢Larry Sanger博士和Sam Kazemian接受NullTX的采访。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