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架构支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支持EVM和CosmWasm确实为Sei吸引了广泛的用户和开发者群体。但这种双架构策略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最新提案建议将Sei转型为完全基于EVM的区块链,旨在减轻开发者的负担、降低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并减少用户的困惑。
双架构支持为何成为双刃剑
从理论上讲,让用户能够同时使用Cosmos原生应用和基于EVM的应用,确实提升了灵活性。Sei的架构实现了以太坊EVM和Cosmos WasmVM(基于WebAssembly的智能合约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然而在实践中,这种设置却带来了多个棘手问题。
用户不得不管理两个独立的钱包——EVM钱包和Cosmos钱包,并需要手动将它们连接起来才能使用网络的全部功能。对于开发者和基础设施提供商来说,情况则更加复杂。索引器、浏览器和节点运营商必须编写自定义逻辑来同步两个不兼容系统之间的数据。这种额外工作增加了代码复杂性,引入了更多错误,并拖慢了开发进度。
市场数据说明一切
自Sei v2发布以来,基于EVM的使用量急剧上升。根据SeiScan的链上分析数据显示,目前网络中超过85%的交易量来自EVM地址。像Astroport这样从Terra迁移到EVM兼容链的热门应用,也是这一趋势的组成部分。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EVM正占据主导地位。
转型提案:迈向纯EVM架构
新的治理提案建议逐步淘汰对CosmWasm的支持,全面转向EVM。根据该计划:
- 只有EVM地址能够发起交易
- 将禁用新的CosmWasm部署和IBC转账
- 将逐步淘汰CosmWasm合约执行和原生Cosmos交易
- 质押和治理等内部协议功能仍将通过预编译合约继续运行,核心功能将保持不变
技术转型的关键步骤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转型依赖于几个关键里程碑。首先是创建"EVM指针",使现有的Cosmos资产能够在EVM端访问。接下来的步骤包括关闭CosmWasm合约部署,最终完全停止遗留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