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中的"鲸鱼"现象
在加密货币社区中,您可能听说过"鲸鱼"这个术语。鲸鱼通常是指在特定货币中拥有高净值的个人,他们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影响市场走向。本文将探讨鲸鱼的运作机制以及他们可能引起价格波动的行为。
2014年的"熊鲸"事件
2014年10月5日,当比特币价格约为320美元并处于持续下跌趋势时,有人决定以每个300美元的价格挂出3万个比特币的卖单。这个价格迫使其他交易所不得不跟随。此举在比特币市场引发了巨大的波动,就像鲸鱼潜入水中产生的巨浪一样。比特币价格自然应声下跌,在加密货币历史上留下了显著的波动痕迹。
这一事件引发了众多网络迷因和关于当事人动机与身份的争议(被昵称为"熊鲸")。如今,这被视为加密货币市场上的首次"鲸鱼"干预。这次波动在加密投资社区引发了混乱,人们既感到沮丧,又困惑于为何有人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去年,当事人在Reddit的一个长帖中澄清了其意图,结果发现其动机更多是意识形态而非经济因素。
价格压制策略
与"熊鲸"不同,随后的一些鲸鱼在加密货币市场,尤其是较新的市场中制造波动,其动机更具战略性。这些鲸鱼已经拥有大量加密货币,他们利用自身力量在某些市场中制造战略性低点,以便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再高价卖出获利。这自然让目标加密货币的爱好者感到非常沮丧。
这类操纵行为通常是这样运作的:鲸鱼拥有大量资金并有意投资某种加密货币,他们会以低于市场最低价的价格挂出巨额限价卖单。这样做可以确保市场参与者无法一次性购买全部巨额卖单。同时,其他交易者也被迫降低售价,导致他们蒙受巨大损失。这意味着该加密货币的价值正式贬值。鲸鱼在成功引发波动后撤单,并以低价买入所有可用的代币。然后他们会反复进行这一操作,直到以理想价格获得足够资金。
鲸鱼如何运作
让我们通过一些假设来分析鲸鱼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首先,市场越大,鲸鱼需要越大才能产生显著波动。如果鲸鱼不够大,在买家众多的市场中以过低价格挂出卖单,可能会适得其反:人们可能以挂单价格买下全部订单。这就是为什么新兴市场更容易受到鲸鱼波动的影响。
"熊鲸"仅能将比特币价格维持在300美元左右几小时,因为当时比特币市场的买家数量足以在几小时内消化全部卖单。不过,在波动期间,许多投资者因比特币售价突然下跌而感到沮丧。但同样的操作在更小的市场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当NEO的价格突然跌至原价的11%左右时,这种低价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能够"消化订单"的买家数量远少于比特币。一些加密货币社区会联合起来对抗鲸鱼卖单,这被称为"突破墙"(这里的"墙"指的是鲸鱼提供的价格)。值得注意的是,鲸鱼波动对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可以以远低于正常价格的价位入手目标加密货币。但对于已在市场中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卖出时机。
价格拉升
同理,鲸鱼理论上也可以制造加密货币价格的通胀波动,假设他们不是挂出巨额卖单,而是挂出买单。这种规模的突然需求增长自然会显著提高目标代币的价格。这通常不是由单独的鲸鱼完成的,而是由一群人共同努力来推高价格。
该群体一起挂出大额买单,推高加密货币价格,然后利用升值浪潮在约定时间以人为抬高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代币。尽管之前提到比特币和较小的山寨币的情况,但事实上1000人拥有40%的比特币市场,这意味着理论上的鲸鱼波动确实可能由同步的鲸鱼突袭引发。同样,确认的鲸鱼通胀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卖出机会。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股市"拉高出货"的升级版,这种巧妙操作自然只适用于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市场,在股票市场是非法的。
结论
除了鲸鱼活动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加密货币的急剧贬值或升值。因此,这需要买家考虑是哪些外部因素导致了贬值。通常,鲸鱼波动导致的突然下跌比其他因素造成的下跌更为剧烈。例如,在中国和韩国禁令后,许多加密货币价格暴跌。这种急剧下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鲸鱼波动,但我们知道,首先,这种规模的市场中的货币不易受到此类攻击,其次,我们确切知道导致货币贬值的地缘政治局势。
不幸的是,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忍受鲸鱼操纵和主流媒体的FUD(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这种情况将持续到加密货币市值增长到无法进行此类游戏,以及无论喜欢与否,监管介入使这些行为变得非法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