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12.3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本周一比特币突破123,000美元大关,创下全新历史纪录。自4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宣布暂停互征关税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已增长超过1.2万亿美元。
根据CoinGecko数据,比特币价格最高触及123,400美元。本轮上涨主要受比特币ETF资金持续流入和机构投资者加大押注推动。其走势之强劲,甚至达到单日内多次刷新历史高点的程度。
三大因素推动比特币单周暴涨1.5万美元
周四市场迎来最大单日波动,比特币ETF单日净流入达11.8亿美元,创下年度纪录。投资者持续加码源于对2025年比特币价格的乐观预期——企业资金持续进场和国会推进加密立法进程形成双重利好。
7月3日众议院通过所谓"大美法案"后,比特币开启加速上涨模式。此后价格直线拉升逾15,000美元,几乎未出现明显回调。市场已进入单日多次破顶的狂热状态。
财政赤字与货币政策形成共振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4月9日。白宫宣布90天关税暂停当日,比特币与美元指数便开始呈现反向走势。同期黄金上涨、美债收益率攀升,美元持续走弱为加密市场注入更多动能。
2025年5月美国政府公布的316亿美元财政赤字(历史第三高月度赤字)进一步加剧市场压力。尽管商业领袖公开反对新一轮财政刺激,但市场情绪仍持续升温。进入7月后,比特币的上涨已完全脱离贸易协议进展的影响。
传统金融市场相形见绌
以比特币计价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内下跌15%,2012年至今更累计下跌99.98%。这不仅彰显比特币的价格优势,更凸显其在金融动荡时期远超传统市场的表现。当前趋势线已清晰呈现:比特币与黄金同步上行,美元持续走低。
国会启动"加密周"引机构资金入场
本周众议院启动系列加密法案审议,旨在明确未来监管框架。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乃至保守派投资者等待的政策 clarity 终于到来,他们立即付诸行动——多家机构已将1%的管理资产配置至比特币。虽然比例看似微小,但对应数十亿级资金规模仍相当可观。
图表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已非正常状态。比特币正运行于"危机模式"——并非因其暴跌,而是因其在破碎体系中茁壮成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缩减财政赤字本可改善利率环境、抑制通胀并提振美元,但市场显然对此不抱期待。
现实发展轨迹已然清晰:无论最终贸易协议能否达成,无论法案是否通过,在赤字攀升、美元疲软的大环境下,比特币正引领风险资产持续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