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犯罪进入超周期阶段 专家呼吁全球协作应对
网络安全专家近日发出警告,指出加密货币犯罪正进入"超周期"阶段。监管滞后、错失恐惧症(FOMO)心理以及实际应用增长等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当前加密货币犯罪较以往更加精密和大胆。
犯罪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全球因加密货币犯罪造成的损失规模达到历史峰值,不仅超越了2022年创下的纪录,甚至接近2024年全年损失总额。犯罪分子通过窃取去中心化钱包的种子短语、入侵网页界面以及庞氏骗局等多种手段掠夺受害者资产。
监管滞后成犯罪温床
专家特别指出,各国监管机构的迟缓反应是犯罪扩大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缺乏明确政策与法律标准,为恶意行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随着加密货币投资需求激增,一些过分追逐收益的投资者屡屡忽视安全风险。
一位安全专家表示:"当前市场态势不应被视为简单的犯罪激增,而是结构性网络威胁的扩散。现在亟需加强用户教育,同时推动全球监管机构的协作与强力应对。"
技术发展伴随安全挑战
2025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应用范围虽不断扩大,但相关漏洞也随之显现。随着网络犯罪复杂性和精密度的提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平台,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安全体系。面对快速演变的加密货币犯罪,行业与监管机构的联合行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