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F连续17天净流入
这一前所未有的资金流入趋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该资产的重新青睐。贝莱德旗下iShares ETF成为主要推动力,而其需求已远超加密生态系统的原生供应量。
核心数据
2025年7月9日至25日期间,以太坊ETF实现连续17天净流入。其中贝莱德ETHA单日吸金额高达4.401亿美元,领跑同类产品。数据显示,ETF年化需求可能达到530万枚ETH,而通过质押机制新产生的ETH仅80万枚,这预示着以太坊将面临显著的上行压力。
机构投资者的新宠
在这17天的资金流入周期中:
7月9日启动资金为2.11亿美元;7月16日达到7.2674亿美元峰值(折合超20万枚ETH);7月25日再次录得4.5272亿美元新高。
如此庞大的资金量远超加密网络的每日产出。在以3,400美元为支撑位的市场环境下,机构对以太坊的兴趣持续升温,推动资金在代币化资产配置中形成强劲的看涨流动。
贝莱德占据半壁江山
贝莱德iShares以太坊信托(ETHA)贡献了主要资金流。7月25日4.53亿美元的总流入中,该产品独占4.401亿美元,使其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06.9亿美元。目前ETHA以45.5%的市场份额成为这轮机构浪潮的中流砥柱。
相比之下,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灰度ETHE持续遭遇资金外流,7月25日净流出2349万美元。自转为ETF以来,灰度累计流失超42.9亿美元,反映出机构偏好的深刻重构。Bitwise、富达等发行商虽也受益于此趋势,但影响相对有限。
供需失衡推高币价
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预测,年化资金流入可能达200亿美元。这意味着通过ETF渠道的年需求将达530万枚ETH,而通过质押机制新增的ETH仅80万枚。
这种供需失衡表明,指数级增长的需求与有限供应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最终可能大幅推高该加密资产价格。特别是在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机制后,其通缩特性进一步限制了可用代币数量。
市场选择仍倾向以太坊
尽管有机构预测Solana可能在2025年末超越以太坊,但当前以太坊ETF的资金流向对此形成挑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93亿美元,加上连续17天的资金吸纳纪录,显示机构对ETH的投资热情既强烈又持久。
与尚未获准进入美国ETF市场的Solana相比,以太坊拥有成熟的监管框架和在DeFi领域的稳固地位。这些结构性优势短期内难以被超越,即使Solana具备技术敏捷性。
在实现连续13天上涨和17天资金流入后,以太坊ETF标志着一个重大的机构转向节点。巨大的资金规模与日益紧张的供需关系,正将这一加密资产推向新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未来需要观察这种势头是否能抵御Solana等竞争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