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流通量下降未必导致供应短缺
最新分析对"交易所余额减少将直接引发供应冲击"的市场共识提出挑战。区块链数据分析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将交易所提币现象简单等同于供应短缺的说法存在夸大成分。"不过该机构同时承认,长期持有者持续积累比特币确实造成了明显的供应紧缩。
交易所余额占比创新低
数据显示,当前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币占比已降至流通总量的15%以下,创下2018年以来新低。虽然这种下降通常被视为缓解短期抛压的积极信号,但报告强调仅凭余额变化判断供应结构存在局限性,关键在于长期持有者的吸纳能力。
长期持有者主导供应格局
通过"长期持有者供应存储与发行量"指标分析发现,目前长期持有者吸纳的比特币数量显著超过新增供应量。矿工产出的大部分代币正被长期投资者吸收,导致实际流通量持续减少。这种供需失衡使市场对需求变化异常敏感,在机构资金入场和ETF需求增长的双重预期下,可能放大价格波动幅度。
市场已现连锁反应
供应结构变化已实际影响价格走势。比特币从7月8日的107,438美元低点启动四日连涨,于12日创下118,909美元历史新高。期间约11.5亿美元空头仓位被强平,创四年来最大清算规模。当前比特币维持在117,093美元附近交易,期权市场显示交易员正押注9月和12月到期合约分别冲击14万美元和15万美元关口。
需多维分析市场动态
研究机构特别提醒,评估市场状况不应仅关注表层的交易所余额变化,真正的供应压力正随着长期持有者的持续积累逐步形成。在这种复合结构下,判断比特币价格走向需要结合更精细的链上数据,而非简单的流通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