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资产代币化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6000亿美元规模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近日与Aptos Labs、Invesco联合发布白皮书《第三次资产管理革命:解码代币化基金》,指出代币化基金具有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创造数十亿美元价值的潜力。根据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实物资产代币化市场将增长至6000亿美元规模。
截至2024年10月,代币化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AUM)约为20亿美元。BCG预计,代币化基金市场将在7年内增长至全球共同基金及ETF规模的1%,到2030年其AUM预计将达到6000亿美元。
BCG表示:"ETF自1993年首次推出后,约7年时间达到整体基金AUM的1%。同样具有竞争力的代币化基金也将在2030年前达到整体AUM的1%,即6000亿美元。"报告还强调:"如果能够制定出将现有共同基金和ETF代币化的明确且简便的转换方案,代币化基金将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BCG总负责人David Chan表示:"代币化基金领域的投资者需求正在增加。随着监管稳定币、代币化存款、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项目的实现,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BCG白皮书将代币化基金的潜在需求预估为2900亿美元,其中包含稳定币用户资产1600亿美元、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户资产1200亿美元、代币化实物资产(RWA)120亿美元等。报告认为,如果传统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采纳链上资产,代币化市场可能增长至万亿美元规模。
金融机构积极布局
目前,金融机构对代币化基金表现出浓厚兴趣。代币化基金不仅为金融机构扩大投资者基础和业务模式提供机会,还开辟了代币化中介与分销服务、嵌入式投资方式等创新基金分销可能性。此外,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基金定制化与自动化,以及构建超级个性化投资组合等也成为可能。
代币化数据聚合平台RWA.xyz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仅一周内,就有标普全球、道富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等三家主要金融机构发布了有关代币化的报告。"
道富环球顾问在10月的报告中指出:"债券市场的代币化采用时机已经成熟,由于其结构性特征,适合在区块链上发行的债券将主导代币化市场。"
金融稳定委员会则指出,虽然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化转换的采用率仍然较低,但正在增长中,并呼吁加强相关风险因素的监管。
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麦肯锡、21.co、花旗、渣打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都对代币化市场的增长做出了预测。大多数企业预计市场规模将在4万亿至30万亿美元之间,预测中位数为10万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54倍。
Aptos Labs亚太区机构负责人Alexandre Tang表示:"编程功能和原子结算功能将成为代币化基金增长的催化剂。如果监管机制到位,代币化基金将提供24小时交易、拆分小额投资、即时抵押等优势。"
Invesco香港及东南亚中介业务负责人Ken Lin指出:"超高净值个人和资产管理公司正在经历基金分销方式的技术环境变化。通过建立监管指南和全球标准,可以构建一个全球互联的稳健产业基础。"
David Chan强调:"代币化基金具有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潜力。"他特别提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字港元(e-HKD)和Project Ensemble等项目,指出"全球市场,特别是香港等亚洲金融中心正在认识到这一潜力,并加快努力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