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交易时段现占全球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近30%
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Solana(SOL)在亚洲交易时段的现货交易量已占据全球总量的近30%。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的份额已降至45%以下,较2025年初超55%的占比出现显著下滑。机构级加密货币主经纪商FalconX追踪的数据表明,全球加密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市场份额萎缩与监管环境相关
美国市场份额下降恰逢该国监管审查趋严和市场波动加剧时期。尽管比特币价格自4月初以来上涨40%,达到约105,000美元,但全球现货交易量仍低于年初水平。这表明近期价格上涨可能缺乏相应交易量支撑,引发对当前市场反弹持续性的质疑。
亚洲市场崛起重塑全球交易周期
亚洲交易时段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反映出该地区加密货币采用率和交易活跃度的整体提升。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处于发展前沿,其支持加密货币交易与创新的监管框架发挥了关键作用。以日本为例,该国已成为加密货币交易所枢纽,30余家持牌交易所每月处理着巨额交易量。
亚洲时段交易活跃度提升标志着全球交易周期的转变,更多重要交易量出现在传统美国市场时段之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和时机选择,或导致亚洲交易时段波动性加剧。
美国现货ETF兴起改变投资格局
美国加密货币市场的重大进展是现货比特币ETF的崛起。数据显示,美国上市的11只现货比特币ETF的累计交易量在不到两个月内,从占全球BTC现货市场总量的约25%飙升至45%。自2024年1月推出以来,这些ETF已累计获得440亿美元净流入。其中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表现尤为突出,仅2025年5月就吸引63.5亿美元资金。
这类ETF的流行表明投资者偏好正转向受监管的投资工具,而非直接现货交易。这一趋势可能是美国市场时段传统现货交易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全球交易量趋势与市场隐忧
尽管比特币价格飙升,全球现货交易量仍未恢复至年初水平。数据显示,BTC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量在2024年11月大选后30日滚动平均值超150亿美元,但在4月抛售期间下跌,此后一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下。
这种低量上涨引发市场参与者担忧,因为此类情况常被视为熊市陷阱。不过比特币ETF的大量资金流入表明,当前价格上涨可能由机构需求推动,或预示更具持续性的反弹。
从美国市场向亚洲交易时段的量能转移,标志着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格局的重大变革。在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现货交易量下降和比特币ETF等替代投资工具的兴起,正改变着投资者的市场参与方式。随着亚洲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市场参与者适应这些变化并调整交易策略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