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单周手续费收入达1020万美元,位列加密领域第17名
Pump.fun平台的PUMP代币自7月12日推出以来已暴跌47.91%,主要源于私募投资者的大规模抛售。早期解锁机制使得大额持币者可支配绝大部分流通供应量,对市场稳定性造成冲击。
平台收入与代币表现形成反差
数据显示,在7月14日至20日期间,该平台通过迷因币发行板和新增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计产生1020万美元手续费收入。尽管各项服务交易量保持稳定,手续费收入在发行板与DEX之间近乎均分,但根据DeFi研究员@defiIgnas的统计,这份亮眼的财务表现仅使Pump.fun在加密生态手续费排名中位列第17。
手续费分配与代币销毁机制
平台将DEX手续费的约25%用于销毁PUMP代币,旨在通过减少流通量创造稀缺性。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业务量增长带动手续费收入提升,代币价格的下跌速度仍快于通缩机制带来的支撑效应。
代币发行结构埋下隐患
价格暴跌的核心原因在于发行机制设计:PUMP总供应量中仅15%面向公众销售,而私募投资者却获得18%份额且未设锁定期。这些代币在初始发行后立即进入流通领域,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巨鲸抛售加剧市场压力
据披露,两名早期私募投资者累计抛售255亿枚代币,获利约3960万美元。这类大额持币者首日即掌控大部分流通筹码,其套现行为形成持续抛压,使得市场买盘难以承接。
平台活跃度维持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代币价格表现疲软,Pump.fun平台仍保持较高用户活跃度。迷因币发行板与去中心化交易所持续产生交易流水,为平台贡献稳定收入。但早期持币者的无限制抛售权限,持续影响着市场情绪与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