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T协议推出SocialKYC,重塑数字身份管理
由德国BOTlab开发的KILT协议近日正式宣布推出SocialKYC。这套全新工具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验证服务,旨在让用户重新掌控自己的数字身份。使用SocialKYC的最大优势在于,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管理和存储个人凭证,更重要的是能够自主选择哪些私人信息可以被在线服务访问。
SocialKYC如何运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让我们先了解一下KILT协议的基本情况。KILT协议是一个开源区块链协议,负责发行去中心化标识符和可验证凭证。它充当了现实世界中的传统信任流程(如身份证、护照、驾照等)与数字世界之间的中间件平台。KILT在代表用户身份的同时,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且私密。
今年晚些时候,KILT主网将在Polkadot生态系统中启动,成为Kusama网络的平行链。SocialKYC将在KILT主网完全部署并运行后不久推出。SocialKYC开发的关键合作伙伴之一是Galaniprojects,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柏林的IT咨询公司,为媒体出版、电信、汽车和运输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一旦SocialKYC启动,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平台访问该服务:
- Polkadex:一家去中心化加密货币金融交易所
- Fractal Protocol:一家去中心化KYC身份验证提供商
- Subsocial Network:一个为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和市场构建的开放协议
- GameDAO:为视频游戏行业提供DeFi服务的去中心化自治合作社
- DeBio Network:一个以匿名为先的医疗和生物信息数据平台
SocialKYC的工作原理
在当前Web 2.0世界中,用户需要提供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个人凭证才能访问免费互联网服务。这些凭证很可能在用户不知情和未许可的情况下被服务合作伙伴和子公司(商业伙伴)共享。这些应用程序通常绕过用户直接访问这些服务并验证用户凭证。
KYC(了解你的客户)已成为银行或交易所开户的标准程序。用户需要提供政府颁发的护照或其他个人身份证件。SocialKYC的创新之处在于,该服务能够通过证明用户对其社交账户(如LinkedIn、Twitter、TikTok、Discord、Github等)、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的控制权来验证用户的互联网身份。
关键区别在于,在凭证用于验证数字身份后,SocialKYC服务会"忘记"用户及其凭证。这种身份验证过程意味着个人数据不会被存储、隔离或共享,这与当前Web 2.0的登录流程有着本质区别。
更优的KYC解决方案
SocialKYC的验证过程开始时与传统的KYC流程相似,但在最后一步有显著不同。为了证明用户对其社交账户的控制权,SocialKYC会要求用户完成特定操作,如在Twitter上发布特定文本、点击电子邮件链接或确认通过短信发送的代码。
KILT协议的创始人Ingo Rübe表示:"在现实世界中,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凭证。你的钱包里始终装有凭证;你可以决定与谁分享、出于什么目的以及何时分享。讽刺的是,我们在数字世界中失去了这种控制...SocialKYC旨在解放消费者,将他们的数字身份重新交还到他们手中。"
一旦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完成,SocialKYC会向用户发送可验证凭证,这些凭证将始终由用户单独拥有和控制。此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许多服务中使用这些凭证,如游戏、遗传学实验室、交易所、媒体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