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大学教授李钟燮在WEB3气候技术论坛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
首尔大学经营学院李钟燮教授在22日举行的“WEB3气候技术论坛2025”上担任主题演讲,强调基于WEB3的AI代理流程技术可以在提升自愿碳市场(VCM)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李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WEB3、区块链和AI技术融合的“代理流程”概念,并提出了该技术作为克服碳信用市场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验证不透明性和双重计算问题。
AI代理流程:为自愿碳市场建立信任基础
李教授将WEB3 AI代理流程描述为由数据感知(Perception)→分析与推理(Reasoning)→行动(Action)→反馈(Feedback)组成的循环机制。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处理ESG报告等非结构化数据,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评估和执行,从而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此外,李教授还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去中心化身份认证(DID)与区块链链上记录相结合,使数据所有者能够主动利用自己的数据,并获得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碳信用的链上化及资产流动性案例
李教授以应用WEB3技术的碳信用交易案例——Toucan协议为例进行介绍。该协议将链下碳抵消信用以NFT形式发行,并将它们整合为可流通的代币,使其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然而,李教授指出,Toucan协议由于自动化不足,特别是预言机问题,在可靠性和扩展性方面存在局限。作为替代方案,李教授主张基于AI代理流程的完全自动化系统可以从结构上改善自愿碳市场。
基于区块链的ESG数据验证实验
在现场演示中,展示了AI自动分析ESG报告并用于评估碳减排活动的定量和定性因素的案例。在这一过程中,还演示了自动判断是否符合Puro.Earth等国际认证标准的功能。李教授预测,未来认证机构可以直接利用该系统,并解释称,基于DAO的共识验证方式将使其成为可能。
“全球推广需要采用公共区块链”
在观众问答环节中,有人提出了关于WEB2和WEB3系统之间实际差异的问题。李教授回答称:“公共区块链在吸引全球投资者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可能成为扩大ESG市场的必要选择。”此次论坛通过结合技术概念与实证案例,展示了WEB3技术在ESG和碳市场领域成为实际替代方案的可能性。李钟燮教授强调:“通过技术确保信任,去中心化和自动化的系统可以成为自愿碳市场的新标准。”他还呼吁产业界的积极参与和制度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