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稳定币评级机构Bluechip引发争议
随着非营利稳定币评级机构Bluechip的正式启动,人们对其评级结果的真实性也产生了质疑。毕竟,为何被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叫停的BUSD能获得最高评级,而市值最大的稳定币USDT却排名垫底?这都源于一个名为SMIDGE的评估体系,即Bluechip衡量稳定币的六个维度:稳定性、管理、实施、去中心化、治理和外部因素。
评级标准与监管无关
Bluechip首席经济学家Garett Jones向Decrypt解释道:"我们决定不以政府监管机构的标准作为评级依据。评级本身关注的是这是否是一个好的商业计划,是否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稳定币方案,而不是政府监管机构是否将其列为目标。"尽管BUSD获得了"A"评级,但其评级旁仍附有关于NYDFS行动的免责声明。
USDT评级低的原因
至于USDT的"D"评级,问题主要出在审计上。"审计至关重要,"Jones说,"我进行过一些博弈论研究,这让我对可信度非常担忧。我们的评级总监Vaidya来自会计背景,他希望看到审计报告,部分原因是这是行业规范。而我想要看到审计报告,因为如果没有审计,这意味着什么?"
提高评级的建议
Bluechip表示,Tether等稳定币发行商很容易提高其评级。该机构建议稳定币发行商披露其托管机构名称;提供类似于Gemini的GUSD等纽约稳定币的透明赎回时间表;最后,将赎回上限从10万美元降至5000美元。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表现
排名靠前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去中心化稳定币,特别是获得"A"评级的Liquity的LUSD和MakerDAO的DAI。其原因可归结为一个词:超额抵押。与BUSD和USDT依赖第三方持有等值资产不同,LUSD和DAI要求用户存入比他们能借到的更多的抵押品以换取稳定币。虽然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但这是为了省略受信任的第三方所付出的代价。根据Bluechip的说法,这也是极其安全的。
Terra的教训
关于Terra的崩溃——这是市场上最惨痛的教训——Jones声称早在2017年就预见到了这一点。"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人们谈论运行完全铸币税代币,"Garrett告诉Decrypt,"这种代币的支撑仅仅是治理代币。我向所有能接触到的人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这行不通,以及为什么它注定会失败。这就像圣彼得在水上行走,他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分崩离析。我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我没说它不能运作一分钟或一年。而是说总有一天人们会停止相信它,然后它就会崩溃。"
目前,该榜单上只有15种代币,但这种情况将在8月份发生变化。Bluechip预计将在其榜单上增加更多代币,这肯定会引发新一轮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