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骗子冒充特朗普-万斯官员窃取25万美元加密货币,司法部称

2025-07-03 14:11:01
收藏

尼日利亚诈骗犯利用字母拼写差异窃取25万美元加密货币

美国检方周三披露,一名尼日利亚诈骗犯涉嫌冒充特朗普-万斯就职委员会高层官员,通过几乎难以察觉的拼写差异,诱骗一名捐赠者转账价值25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精心设计的域名欺骗

诈骗者假冒委员会联合主席史蒂夫·维特科夫,于2024年12月24日使用"@t47lnaugural.com"域名向受害者发送邮件。该域名将正规邮箱"@t47inaugural.com"中的小写字母"i"替换为视觉相近的小写字母"l",具体显示效果取决于所用字体类型。

资金流向与追回

据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声明,受害者误认邮件真实性,于12月26日向诈骗者控制的加密钱包转账250,300枚USDT.ETH(以太坊区块链发行的美元稳定币)。美国联邦调查局成功追踪区块链交易,追回40,300枚被盗USDT.ETH,目前正通过民事没收程序补偿受害者。

行业协作冻结赃款

稳定币USDT发行方Tether协助当局冻结被盗资产。上月该公司曾配合美国司法部、特勤局及加密交易所OKX的联合调查,冻结与"杀猪盘"投资骗局相关的2.25亿美元USDT。

专家解析诈骗手法

KoinBX交易所创始人萨拉瓦南将此类骗局描述为"新型雷区",不法分子正利用政治人物和现实事件实施欺诈。他分析称:"这种骗局同时利用了公众信任、政治情绪和加密货币不可逆的特性,属于典型的投机行为。"

政治因素推高骗局可信度

Chainalysis亚太政策主管陈毅指出:"随着政治风向转向支持加密货币,相关捐赠请求更易获得信任。但需注意这类诈骗与支付渠道无关——赃款同样可能通过支付应用或银行转账至傀儡账户。"

AI技术放大诈骗风险

专家警告人工智能和深度伪造技术将"显著提升诈骗活动的规模与复杂性",有效防范需要执法部门、监管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加密行业采取"跨部门协作"。安全分析公司Scam Buzzer创始人卡伦·普贾拉表示,该事件暴露出加密捐赠者的基础安全缺陷。

网络诈骗的本质特征

"从互联网早期开始,钓鱼攻击就是最古老的骗术,用户至今仍在加密货币、网购和银行等领域受骗。"普贾拉强调,"纵观各类加密骗局,诈骗者更多是利用人性弱点——通过触发恐惧、贪婪和错失心理实施欺诈,而非技术性入侵系统。"

自动化工具提升犯罪效率

普贾拉指出,借助AI技术,"加密货币诈骗的复制速度、执行效率和实施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自动化机器人可实时监控高余额钱包并执行有毒地址交易。但他同时表示,可疑链接和伪造域名等传统手段仍是大多数骗局的核心工具。

传统技术漏洞持续被利用

"在域名URL和网络电话等技术领域,由于实名认证困难,诈骗者25年来持续利用这些漏洞实施数据泄露、加密货币诈骗甚至传统金融欺诈。"普贾拉补充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