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挪用客户资产且不共享收益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税务部门对多家印度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出警告,指控其涉嫌挪用客户托管资产且未与投资者分享收益。
资金挪用操作手法
调查发现,平台常将用户托管的代币用于借贷、质押或交易等自营业务,而客户对其资金流向毫不知情。监管官员指出,多数平台在用户协议中隐晦提及"平台有权自主处置托管代币"条款。虽然用户保留出售权,但平台普遍将代币转借他人或注入资金池以提升流动性,关键问题在于投资者始终无法获知资产被使用的具体情形。
资产混用暗藏风险
金融专家警告,此类资产混用操作存在重大隐患。他们以FTX破产事件为例,指出客户资金滥用正是导致投资者大规模损失的根源。印度虽出现类似苗头,但由于缺乏明确监管框架,执法部门难以有效干预。当局承认,目前尚无明文法规禁止平台采用这种资产处置方式。
逃税问题加剧监管压力
调查同时揭露加密货币交易者普遍存在逃税行为。根据所得税法第115BBH条款规定,许多通过平台获利的交易者未履行纳税义务。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使用自动化程序进行泰达币套利交易,这暴露出未受监管的交易行为正在蔓延。
投资者权益亟待保护
接近调查的消息人士强调,比起个人逃税行为,更严重的是交易所对托管资产的任意支配。由于既无收益分配机制,又缺乏安全保障,投资者实际上暴露在高度风险中。本次调查揭示了印度加密货币生态圈日益增长的风险隐患。当平台可自由支配客户资产却不承担收益共享义务时,市场信心必将遭受冲击。
业内专家认为,若不尽快建立强力监管机制,印度可能重蹈国际加密货币市场崩盘的覆辙。当前调查结果凸显了制定数字资产领域透明规则、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