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析] 交易所信心满满投资者却步…Mantra(OM)接连上市,真能复苏吗?

2025-07-06 09:08:00
收藏

2025年4月:MANTRA代币OM三小时暴跌90%事件全解析

2025年4月,专注于实物资产(RWA)代币化的Layer1区块链项目MANTRA遭遇重大危机。其原生代币OM在短短三小时内暴跌超90%,市值蒸发近60亿美元,导致大量投资者蒙受损失。部分业内人士将此次事件评价为"继LUNA、FTX之后又一起系统性崩盘"。

交易所的争议决策

令人意外的是,两个月后韩国两大交易所Upbit和Bithumb相继上线OM交易。5月21日Upbit率先在韩元、BTC和USDT市场开放交易,7月3日Bithumb也正式将OM纳入韩元市场。虽然交易所的连续动作表面看来是恢复项目信心的信号,但深入分析发现其中仍存在诸多未解疑问和市场疑虑。

信任危机还是风险扩散?

区块链分析机构Lookonchain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暴跌前夕共有4360万OM(约2.3亿美元)从17个钱包转入交易所,这引发了内幕交易或系统性抛售的质疑。项目方虽解释为"中心化交易所强制清算",但始终未公开具体钱包归属和转移背景。

行业媒体指出,项目方后续仅重复采取代币销毁、仪表盘开放等表面措施,对核心质疑保持沉默。西班牙经济媒体更评价该事件"集中化的代币结构和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风险案例",认为"完全恢复尚需时日"。

交易所的动机存疑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交易所在争议未平情况下仍选择上线OM。业内观察人士指出,交易所可能并非为了分散风险,而是追求流动性和波动性收益。数据表明OM上线初期确实产生较高交易量,为交易所带来可观手续费收入。

专业媒体强调,市场做市商现在要求项目和交易所双方公开代币锁仓信息和做市结构,指出近期系列事件正在改变行业隐性信任机制。

项目整改措施评估

MANTRA团队在事件后宣布将销毁3亿OM(约占总供应量16.5%),并承诺改进治理结构:包括开放实时链上数据看板、优化质押机制、分散验证节点等。CEO更亲自销毁其个人分配的1.5亿OM,强调"团队从未进行内部抛售"。

但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些措施未触及暴跌的结构性原因,更像是"修复性包装"。特别是代币集中持有、内部运营透明度、与主要投资者的关系等关键问题仍缺乏第三方验证。

当前市场反应

截至2025年7月5日,OM报价0.315美元,市值约3.06亿美元,虽较最低点回升60%,但与事件前6美元的高位仍有巨大差距。韩国市场虽出现短期反弹和交易量激增,但长期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社区讨论中,"表面修复而非实质改进"、"交易所上线是否变相赦免"等质疑持续发酵。这起事件成为检验"上线即安全"行业迷思的典型案例,提醒投资者需要保持比交易所更敏锐的风险意识。

重建信任的关键

MANTRA(OM)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加密货币领域最戏剧性的暴跌与复苏。但当前的复苏是建立在实质性透明与责任之上,还是包装后的风险之上,市场仍存重大疑问。这个案例深刻揭示:在交易所上线被视为安全指标的现状下,真正的信任需要通过持续透明的行动而非表面数字来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