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利用加密货币和黄金洗钱的案件作出判决,四名涉案人员分别获刑1至2年,涉案金额达45.2万元人民币。此案是2025年修订版《反洗钱法》实施后,中国首例重大执法案例。
加密货币洗钱案细节披露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四名被告作出判决,其利用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黄金交易为电信诈骗资金洗钱的行为被认定构成犯罪。法院在取证过程中运用了区块链 forensic 技术工具。
案件的特殊意义
该判决标志着中国2025年修订版《反洗钱法》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首次重大实践。此前,中国法院通常将加密货币相关案件视为非法交易的一部分予以驳回。
监管态势持续收紧
此次判决后,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监管部门要求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及相关金融服务的监控力度,金融界普遍预期虚拟货币交易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法律专家解读
法律专家指出,此案为针对数字资产的反洗钱法律完善树立了司法标杆。该判决反映了一种利用实体资产与虚拟货币平台相结合的跨链洗钱策略,这种模式使得传统监管机制面临新的挑战。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虚拟货币在欺诈案件中的使用日益增多,未来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该判例也可能成为后续类似案件强化执法策略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