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两国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合作 携手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韩国与德国正式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合作,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国际协作正在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为早期发掘未来技术人才,正举办以安全为核心的软件竞赛,搭建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
韩德共推"实体AI"联合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规划评估院(IITP)于9月29日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首尔AI基金会共同举办"2025韩德人工智能论坛"。本次活动在首尔举行,IITP院长洪振杓、德国驻韩大使格奥尔格·维尔弗里德·施密特、德国数字化与现代化事务部官员、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国际合作部主任托尔斯滕·纽恩克等两国重要人士出席。与会者达成共识:鉴于两国均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产品融合的"实体AI"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交流至关重要。
实体AI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工厂等实体基础系统的技术。该领域与德国主导的"工业4.0"及韩国新政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高度契合,被视为能充分发挥两国技术协同效应的潜力领域。本次论坛重点探讨了跨机构研究合作与实证项目推进方案。
韩国举办软件安全竞赛培养未来人才
为夯实软件产业发展基础,人才培养工作同步推进。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于29日宣布,将与教育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行政安全部联合举办"第12届软件开发与安全竞赛"。这项实战型赛事要求大学生组队参赛,从软件设计初始阶段就须考虑安全因素,旨在培养具备安全竞争力的开发者。
竞赛允许最多4人组队参加,参赛团队需在设计与实现全流程中植入安全要素。优胜团队将获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奖、行政安全部长官奖及总额1200万韩元的奖金。政府期望通过此类竞赛,扩大能够支撑稳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服务开发的下一代人才储备。
国家战略布局未来产业
这些举措与确保人工智能、安全、融合技术等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国际联合研究的扩展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强化,有望成为数字转型时代确保技术主权的核心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