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Moonshot MAGAX能否跟上节奏?BlockDAG狂揽4.04亿美元并实现X10矿机周产2000台"

2025-09-11 00:10:43
收藏

加密货币预售季持续升温,Moonshot MAGAX加速挺进第二阶段

随着MAGAX代币热度攀升,投资者展现出浓厚兴趣,其预售价格也反映出这一增长势头。然而当MAGAX以"下一个现象级代币"的姿态高调亮相时,另一个项目正在用实际应用证明自己的价值。

依托X系列矿机与实体部署的BlockDAG(BDAG)不囿于代币炒作,它正在构建去中心化挖矿生态的底层架构。当两个项目分别以叙事能力和全球硬件交付展开较量时,这场竞赛已然演变为潜力与实证的对决。

MAGAX预售价格引关注,但质疑犹存

随着第二阶段预售加速推进,Moonshot MAGAX已成为预售领域的热门话题。MAGAX代币获得大量关注,其预售价格也随需求上涨而攀升。该项目通过游戏化加密生态、NFT元素和社区激励机制的愿景吸引投资者,这种模式让人联想到DOGE、PEPE等爆红代币。

虽然项目社区正在扩大,早期投资者押注于叙事动能,但诸多关键问题仍未解答。白皮书中关于开发里程碑和交易所上线的技术细节含糊不清。在MAGAX代币热度攀升的同时,部分投资者正冷静观察这种热度能否转化为实际应用。在更多细节确认前,MAGAX预售价格更多由预期而非实证驱动,这使其处于前景广阔但未经证实的境地。

BlockDAG以X系列矿机构筑全球应用生态

BlockDAG没有依赖市场猜测,而是通过X系列矿机提供实体基础设施。该系列包含从X1移动端挖矿应用到X10、X30、X100等实体矿机,为不同层级用户提供定制方案。仅X1应用就已吸引超300万用户通过手机挖矿,而日均收益达10美元的X10矿机正以每周2000台的速度全球发货。

这不是理论构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X30矿机即将交付,基于0.05美元上市价预估日均收益达100美元的X100矿机也已完成最终测试。开箱视频和用户实测证实,BlockDAG正在构建一个可见的活跃挖矿网络。每台矿机均采用高效ASIC芯片组,确保低能耗静音运行,适合家庭场景。

BlockDAG预售已募集4.04亿美元,售出261亿枚代币,早期参与者获得2900%的投资回报。令人意外的是,在新加坡重大部署活动同期,第30批预售单价从0.03美元调整为统一价0.0013美元。这不仅是价格调整,更是规模化布局的战略转折。

这条工作量证明链正通过持续交付、真实收益和扩展应用赢得信任。BlockDAG的动能植根于硬件、社区和实际表现,而非空谈潜力。

MAGAX与BlockDAG的正面较量

虽然MAGAX代币及其预售价格吸引眼球,但该项目在基础设施和产品时间表方面仍显单薄。交易所上线与实际应用的细节模糊,给投资者留下的疑问多于答案。MAGAX似乎依靠市场动能和社区猜测驱动,这种策略或能短期见效,但缺乏持续性的实证支撑。

反观BlockDAG,矿机设备已直达用户手中:移动端X1应用拥有超300万用户,X10/X30/X100等硬件设备正在全球发货。根据0.05美元上市价预估,X100矿机日收益将达100美元,数百个开箱视频和安装案例为此背书。

当MAGAX依赖叙事时,BlockDAG正在建设基础设施。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实证的市场里,BlockDAG正以硬件设备、用户基础和确认收益引领风潮。

最终结论

MAGAX或许能凭借社区能量和宏大叙事取得成功,但真正的差距在于落地能力。从移动端到高端硬件,BlockDAG的X系列矿机已为用户创造真实收益。

当MAGAX投资者还在推测未来价值时,BlockDAG已通过4.04亿美元融资和261亿代币销售推进部署。第30批0.0013美元的统一定价,标志着项目进入最终预售阶段的清晰布局。究其根本,一个在贩卖未来,另一个在塑造未来——正是野心与行动力之间的这道鸿沟,让BlockDAG赢得了领先优势。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