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警示国内新型稳定币诈骗风险
随着稳定币采用率持续攀升,大量发行方涌入市场,其中不乏伪造无真实资产背书的欺诈项目。稳定币因其与美元等法币挂钩的特性容易获得信任,但深圳市政府特别提醒公众警惕此类概念的滥用。监测发现,多个新项目以"稳定币安全性"为幌子实施非法融资。
新型诈骗手段浮出水面
中国监管部门近期重点关注新兴稳定币项目,发现部分机构假借"金融创新"名义,利用公众对加密货币认知的不足,发行毫无价值支撑的代币套取法币资产。这些项目往往涉及赌博、庞氏骗局甚至洗钱活动,其危害性远超USDT等现有稳定币相关的诈骗行为。
非法集资难追偿
当局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切勿向未注册机构存入资金,并积极举报涉嫌非法集资的稳定币发行方。与网络钓鱼诈骗不同,这类非法集资案件中的投资者通常无法获得任何赔偿。
相较于USDT、USDC等资产抵押型稳定币,高风险稳定币数量虽少但依然存在脱钩风险。尤其那些与DeFi生态缺乏关联的新项目,其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完全无法兑付。值得注意的是,USDT和USDC可通过链上追踪冻结,而小规模项目发行的稳定币往往缺乏资金管控机制,存在卷款跑路或智能合约漏洞等隐患。
全球稳定币供应量创新高
受欧美监管政策影响,USDC和USDT供应量均逼近历史峰值。TRON链上的USDT流通量持续扩大,为国际交易者提供更便捷通道。目前这两种稳定币位列以太坊最活跃智能合约前茅,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交易所交易和DEX兑换。
Artemis数据显示,当前稳定币总供应量达2498亿美元。2025年算法稳定币因脱钩风险沦为小众选择,其锁仓价值仅7.5亿美元,较2024年缩水50%。
相较之下,加密货币抵押型稳定币锁仓价值从2024年的87亿美元增至113亿美元。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在监管利好推动下蓬勃发展,以美国国债等为抵押的稳定币锁仓量突破1169亿美元。尽管部分加密抵押型稳定币仍应用于高流动性DeFi协议,但自Terra(LUNA)崩盘后,发行方普遍转向保守发展策略。
行业差异化竞争加剧
KEY Difference Wire正助力加密货币品牌快速突围,抢占市场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