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KT遭黑客攻击却拒绝公开基站信息,受害者拟发起集体诉讼

2025-09-28 13:48:08
收藏

KT擅自小额支付事件后遗症:基站数据不公开引发受害者不满

继KT擅自小额支付事件后,非本人操作的手机扣费案例持续涌现。由于能够提供根本性解决线索的通信公司基站数据未能公开,受害者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受害者遭遇"受害者有责论"

近期,居住于光州的KT用户A某遭遇了未使用游戏币却反复被扣费的情况。A某虽向警方和通信公司说明情况,却只得到"可能是青少年子女使用"等暗示受害者自身过失的回应。由于账户频繁出现异地IP登录、密码无故修改等异常情况,A某怀疑遭遇黑客攻击或复制手机犯罪,要求公开事发时段的基站数据,但KT坚持表示"无法提供接收数据"。

基站位置信息成争议核心

关键争议在于"基站位置信息"。当手机接入网络时连接的基站信息,是推断设备实际位置的重要线索。特别是接收图像或通信数据时的基站信息,对于判断是否使用复制手机或遭遇远程黑客攻击至关重要——因为复制手机会通过其他区域的基站传输数据。然而KT表示,目前只能提供发送数据相关的信息。

历史遗留问题再现

KT的立场并非仅针对本次事件。早在2021年"SIM卡置换"案件中,就发生过类似争议——当时因SIM卡信息被盗导致数亿韩元虚拟资产被窃。受害者们要求将基站信息视为个人信息予以提供,但KT以"仅保留发送信息"为由拒绝公开接收数据。虽然个人信息纠纷调解委员会认定基站信息属于个人信息范畴,但由于缺乏法律强制力,KT并未采纳该决定。

专家质疑运营商责任意识

专家指出,通信公司更注重规避法律责任而非保护受害者。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通信公司需在一定期限内保存基站访问信息,考虑到这些数据用于费用结算和投诉处理,有观点认为应向用户提供限定范围的信息。特别是对于通信公司自身反黑客系统的可靠性,也引发诸多质疑。

集体诉讼推动制度变革

在此背景下,不仅个人受害者,准备集体维权的案例也陆续浮现。据悉,以A某为代表的受害者们正与法律援助机构商讨,拟通过公益诉讼形式发起集体诉讼。这可能成为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的契机,明确将接收数据和基站信息纳入法定个人信息范畴。

数字时代的安全新课题

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通信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个人信息法律定义的扩展需求,以及数字犯罪时代的制度完善必要性。未来国会及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