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调查KakaoTalk群聊大规模泄露事件时内部文件疑遭提前泄露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在调查KakaoTalk开放聊天室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期间,部分内部调查内容被媒体提前曝光,但最终未能查明泄露途径。2024年5月7日,某媒体在委员会正式决议前独家报道了调查细节,引发泄密质疑。委员会虽于当月13日至24日启动内部审计,却未能确认具体责任人或泄露渠道。
关键证据指向"事前通知书"
审计结果显示,媒体报道内容与向Kakao发送的"事前通知书"高度吻合。该文件本是为听取企业意见而制作的内部文书,理论上外部获取难度较大,使得泄密途径更显蹊跷。事件源于KakaoTalk开放聊天室约6.5万条个人信息遭泄露,委员会已于去年5月22日对Kakao处以151亿韩元罚款及780万韩元附加费,并下达整改命令。
多重泄露可能性引争议
调查报告指出,Kakao收到文件后曾咨询外部专家,不排除通过代理律所流向第三方的可能。虽发现有派驻警察厅职员共享调查文件的情况,但解释称属于机构间正常协作,未发现外泄痕迹。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表示,报道当日仅将媒体问询转交委员会发言人室,事前未发表任何正式立场。
制度性整改刻不容缓
委员会宣布将强化调查资料保密制度,包括咨询时最小化信息提供、文件添加数字水印等措施。国民力量党议员秋庆镐质疑:"连自身调查结果都遭泄露的机构,其处罚决定如何保证公信力?"他强调需同步推进制度改良与机构问责。
此事件暴露出行政机关公信力与调查程序规范性的深层次问题。专家指出,要确保后续制裁效力,必须完善内部信息安全体系,而重建公众对公共机构调查权的信任将需要长期努力。